李商隐生平创作过大量的难懂的无题诗,余下一部分有标题的诗,事实上也写得像无题诗一样难懂。
只管写得晦涩,但是这些诗却仿佛天然带有一种魔力,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

锦瑟》便是这样一首作品,这首诗中本身蕴含了五个典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找一找个中的典故吧。

《锦瑟》中的典故

《锦瑟》——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写下一首千古名篇八句诗包含五个典故让后世争议了千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口语翻译:

锦瑟为什么无缘无端地,生出了五十根琴弦?瑟上的每一根丝弦与每一条弦柱,仿佛都记录着我的青春年华。

清晨的美梦是如此的短暂,而我的心却像化身为杜鹃的望帝一样,仍旧在泣血啼鸣。
在寒冷的夜晚,我的泪眼像鲛人的珍珠;在温暖的日间,我的心又笼上了一层迷惘的烟雾。

如此这般的伤感,难道只是在追忆往事之时,才触动了我的心绪吗?不是的,实在早在多年以前,我的心就已经像这般怅惘哀怨。

这首诗中,一共有五个“典故”。
其一便是“锦瑟五十弦”的典故,出自《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太帝又写作泰帝,是中原人文开山祖师,三皇之一的伏羲氏。
素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音乐女神,她最善于“鼓瑟”。

有一次太帝听到素女“鼓瑟”,觉得曲声太过悲哀,让民气里难熬痛苦。
太帝认为这可能由瑟的琴弦太多而造成,于是敕令把瑟的弦减至二十五根。

李商隐诗中的锦瑟,仍旧是五十弦的瑟,这里意在强调锦瑟奏出来的是“悲音”。
诗中第二句说,“一弦一柱思华年”。
每一根弦,每一条弦柱都代表着他那些哀伤怅惘的年华。

诗中的第二个典故,便是第三句“庄周梦蝶”。
这个典故的内容大家非常熟习,大意便是说庄子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醒来之后产生了迷惘的感情。

由于庄子觉得分不清现实与梦境,开始疑惑自己到底是蝴蝶做梦变成了人,还是人做梦变成了蝴蝶。

李商隐用到这个典故,却在典故前面加了“晓”、“迷”二字。
可见他在这里,并不想同大家磋商“庄周梦蝶”的哲学问题。

事实上,李商隐想表达的只是一段迷惘的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他自幼受儒家经典熏陶后产生的政管理想。

李商隐在二十五岁的时候,曾经得到令狐楚的帮助,考中了进士。
这一段人生经历,仿佛让他看到了奇迹的出息和光明。

然而,很快令狐楚就去世了。
他也由于婚姻问题,陷入了朝廷的党争,乃至被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綯视为“利令智昏”的叛徒。

这件事对李商隐来说,就彷佛是在黎明清晨之际,做了一场美梦。
很快天就亮了,打碎了统统。

纵然过了很多年往后,每当他回忆起这一段往事,仍旧觉得到十分迷惘。
由于李商隐实在是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竟然招致命运的捉弄。

诗中的第三个典故,是“杜鹃啼血”。
《说文·佳部》说:“……蜀王淫其相妻,惭,亡去为子归鸟,故蜀人闻子规鸣。
皆起曰,是望帝也。

这则故事最早出自蜀国民间传说,相传望帝是蜀国国王,他曾经救过一个叫鳖灵的人。
鳖灵擅于管理水患,于是望帝就封他为相。

然而,当鳖灵外出治水之时,望帝却与他的妻子有染。
鳖灵治水归来之后,望帝自觉无颜相对,于是就轻生了。

望帝去世后变成了杜鹃鸟,时常在山谷中啼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故事的最末部分,是民间那些爱戴望帝的百姓的想象。

李商隐在这个典故前,特殊强调了“春心”二字。
关于春心的解读,叶嘉莹师长西席认为,可以拜会李商隐的《无题·飒飒东风小雨来》倒数第二句:“春心莫共花争发”里面“春心”的解读。

在这里,“春心”表面上看着是在写“女子思春的感情”,事实上指的是诗中人对付某人、某事的一种“多情”的“执念”。

李商隐明明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实现心中的政管理想了,可是他仍旧像“杜鹃啼血”一样,始终不肯去世心。

诗中的第四个典故,是“月满则珠圆”。
古代传说中,南海的海底有鲛人,鲛人的眼泪可以化为珍珠。

诗中的第五个典故,是“日暖玉生烟”,出自《搜神记》这本古代小说。
传说有个姓杨的年轻人,有一次救了太白金星。
后者送了他一些碎石,见告他可以种出玉米来。

杨姓年轻人后来真的用石头种出了美玉,但是透露,被官兵派人抢走。
太白金星就托梦见告他:趁着天暖的时候到蓝田山,看到烟雾迷蒙的地方,下面就埋藏着美玉。

鲛人泪和蓝田玉这两则典故,一个讲的是满月的夜晚,一个讲的是天晴的日间。
珍珠、美玉都是世上珍稀的美好之物,李商隐习气借这些美好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哀伤。

结语

李商隐为什么要在这首诗中,提到这几个典故呢?

有人说,李商隐这首诗因此《锦瑟》为主题,后面包括“庄周梦蝶”、“杜鹃啼血”、“月满则珠圆”和“日暖玉生烟”四个典故,分别代表着瑟的适、怨、清、和四种情调。

也有人认为,《锦瑟》是李商隐妻子的遗物。
余下的四个典故,是讲他对亡妻的思念,以及不同阶段的感情变革。

末了一种说法认为“锦瑟”往后的四个典故,是在讲李商隐人生中的一段执念。

以上三种说法,如果非要辩出一个对错,只怕把全国的李商隐研究专家都找来开个会,冲破了脑壳也没有结果。

不过,一样平常人纵然读不懂这首诗,也会以为它写得很美,即便它是迷惘、伤感的。
由于这首诗的头两句,还产出了一个针言,就叫做“锦瑟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