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一年父亲节,本日就给大家讲一首关于“父爱”的诗歌。

这首诗名为《寄东鲁二稚子》,作者是唐朝大墨客李白。

亲情、爱情、交情,这三者中,李白写的最多的便是“交情”了。

他给孟浩然写“吾爱孟役夫,风骚天下闻”;给杜甫写“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给王昌龄写“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想念远方的儿女写下一首诗道尽了浓浓的父爱

他对朋侪总是那样朴拙深情,为他们写下无数随处颂扬的诗篇。

而他写给妻儿的诗却不多,加上他一贯漫游天下,有人因此认为他是个家庭不雅观念淡薄之人。

实在并非如此,虽然他常年在外奔波,但是他也时常牵挂着家中的儿女,这首诗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首《寄东鲁二稚子》写于公元749年一个春天,此时间隔李白被“赐金放还”已经由了五年。

他在离开长安后,便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漫游。

他的“漫游”不是毫无目的地游览,而是为再次步入仕途做准备。

可惜的是,多年过去,他依然毫无所获,这一年,他再次来到当年游历过的金陵,望着吴地一片碧绿的桑叶,想起了远在山东的儿女,便写下了这首《寄东鲁二稚子》,道尽了他对儿女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诗歌开头运用比兴的手腕,从吴地的“桑叶”和“春蚕”写起。

他由这两个意象想起了东鲁家中的“农事”,很清新却又自然的开头,引人入胜。

“熏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思归的迫切生理,让我想起了《西洲曲》中的“熏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在这里,墨客的心,仿佛随着熏风,飘到了千里之外的东鲁。

他看到了什么呢?接着的几句是他的想象之景:一座高大的酒楼旁,倚着一株枝繁叶茂,被轻烟笼罩的“桃树”。

这“桃树”是他当年亲手所种,如今已经和酒楼齐平,可是墨客却归期未定,字里行间流淌着淡淡的忧闷和怅惘之情。

而更令贰心碎伤感的是那在桃树下等待翘首以盼,痴痴等待父亲归来的儿女,平阳和伯禽。

这两个孩子都是李白和第一任妻子许氏所生,而此时许氏已经去世。

平阳折下一朵桃花,倚着树木,眺望远方,从清晨到日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等不到父亲归来,眼泪如泉水般哗哗流淌。

而当年还小的伯禽,如今已经和姐姐平阳一样平常高了,他们并肩站在桃树下,惦记着远方的父亲。

这几句都是李白的想象,从动作、形态、生理活动,这几个方面,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儿女思念父亲的场景,也表达了李白对儿女深切的思念之情。

末了几句,墨客笔锋一转,从抱负回到了现实。

“念此失落次第,肝肠日忧煎”,将他此时思念、煎熬的感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将全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这首诗虽然措辞朴素平淡,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墨客对儿女最深奥深厚的爱,读来令人泪目。

父爱大概不像母爱那般细腻,但却一样深奥深厚厚重。

它像一座高山,巍峨挺立;它又如一杯清茶,须要我们细细品味。

你养我终年夜,我陪你变老,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没事常回家看看。

末了祝天下所有父亲“节日快乐!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喜好这篇文章的朋友,就点个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