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适《答散之送蟹》

高二适《与桑作楷书》

高二适《致章士钊“兰亭论辩”手稿》

一代书豪高二适

释文:

孤桐师钧座:昨奉复一书于虞世南师受智永书事在古今传授笔法一文,蚤有解释。
而适哀荒独成疏陋,幸承老人具眼,如不然其影响亦非浅鲜矣。
汾阳肆言无忌,南京朋侪中有寓意东人者,是可耻之一(国人懦弱,今尚畏一种高位人而自卑,不为千秋公论。
斯可戒也)。
适于此不发则已,一发则不能收。
心头热血,举非凡俗,所堪解此,如适读龙门之、杜陵诗,临习王右军,胸中都有一种性灵所云。
神交造化此是也。
夫已民为当今国士天下士而厚诬古人,唾弃来者至于此极,适真有创巨痛深之思。
兹此只能为公道之。
此事如付公表(公民日报也有论学术一栏,要得大力才可,愿老人也为书艺一广之)。
适恃不会遭到敌阵,可为书林中人伸一口气,不审定何如也。
如护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适往于甲寅刊,今于毛选均之皆是也。
论政为文作书能为理全势足天骨开张,均可如书手雄强之训耳。
公谓何如?敬放暑安适再拜十五日

高二适《怀素自叙帖扉页题诗》

高二适《松江本急就章题跋》

高二适《致章士钊行草书信》

高二适《怀素自叙帖》题诗,37cmX26cm。

高二适《致方智铠信》

高二适《致苏渊雷信》

高二适(1903-1977),原名锡璜,后取“适吾所适”之意,改名二适,字适父,中年曾署瘖盫,晚年署舒凫。
当代著名学者型的书法家。
江苏东台人,生于江苏姜堰兴泰乡东台小甸址村落,1915年毕业于东台县高档小学,18岁任立达国民学校教员,21岁时为校长。
25岁考入上海正风文学院,27岁考入北平研究院为国学研究生,29岁因病还乡为通讯研究生,并任小学校长。
33岁应陈树人之邀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办事员、科员、立法院秘书,1937年随立法院入川。
1946年回南京后,曾兼任朝阳文学院和建国法商学院教授。
建国后,历任南京工专上海分校、华东专科交通学校教员、华东水利学院图书馆职员,1958年因病退职。
1963年经章士钊引荐,被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
1965年参与“兰亭”论辩,《兰亭序真伪驳议》和《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等文影响极大。
在文史哲、诗词、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方面,成果卓著。

师长西席少承家学,生平潜心国学书艺研究,深造得意,独学成者。
早岁受知本乡前辈戈以振、韩紫石。
与赵喷鼻香宋(熙),于右任多有深交,许为能诗、书有家。
中岁师事章士钊,有半个世纪交往,为忘年交。
章对高极爱之重之,赞其诗帖挥洒极工,颇类南宫名札,学问“寝馈功深”,“史实研究”“无漏洞可塞”,斯为“天下一高”。
高二适诗出生平,直造精微,言必已出,晓畅唐之村落韩刘柳、宋之江西诗派。
比重为诗数千篇,留存有诗辙集三百余首。
其遗存书帖多有批注题跋,皆颠扑不破语,成绩极深,是遗世最宝贵财富之一。

高二适博精国学,晓畅周易,受约为章士钊《柳文择要》拟定《柳子厚与刘禹锡论周易九六论书后题》及《跋刘来宾天论》二文。
章士钊为此有赞许诗句“独虑天书读难尽,高高犹自敞河源”。
为人高傲自持,1965年在与郭沫若的兰亭真伪论辨中,冒着可为“众人矢的,被人唾嗓”的风险,独持异议、翼翼拟定《兰亭序真伪驳议》文,援据坚确地指出,兰亭序为真非伪。
驳文立论精严,字字坚实,切中肯綮。
此巍然硕书经章士钊推举,毛主席助成,一月内二见报刊,海内外传为佳话,特为众人所瞩目。
遗作《刘来宾集注》虽未能公表,章士钊称此集与其《柳文择要》将并户列入中唐刘(禹锡)柳(子厚)大师讲坛。

师长西席有渊博的文史知识,精鉴赏,长期在文史馆事情,博及群书,眼力很高,为书取法乎上,深造探求,他对自己的草书很自傲,自认为天下第一,有多本书法集(含书评)出版问世。
认为章草为今草之祖,习今草应从草录(章草)隶篆入门,则笔法入古、脱俗。
年逾五十,主攻章草,广收历代《急就章》传本,考校本,及古残简碑贴字节,排比正章、审核异同,撰写《新定急就章及考证》一书,历时十载,1964年校补定稿,1982年出版,使坠失落一千六百余年的章草免遭烟灭,国人惊动。
在书法实践上,他奥妙地将章草、今草、狂草熔于一炉,既有高古的品质,又有奔驰跌宕之气势,尤以线条的劲幢、结字的紧密见长。
看他的草书,才真正觉得到那笔锋在纸上奔突的力度。
高二适学问素养极高,作品每每洋溢出浓郁的书卷气。
文章、书法极受林散之师长西席推许。

 高二适生平与诗书同命,文如其人,于学问严谨中实,宁根固底,语不犹人,不驰鹜浮名;于事刚毅刚烈不染,不依违两可,开阔生平;于友襟期坦诚,良实忠纯;于后学为严师良朋,堪为一代宗师。

高二适行草信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