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马致远《四块玉·马嵬坡》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患。不因这玉环,引 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注释】
①马嵬坡:地名,在今陕西兴平西。安史乱中,唐玄宗李隆基亡命至此时 发生兵变,被迫赐杨贵妃自尽。杨贵妃墓今在。
②睡海棠:据《太真外传》载:“上皇登沉喷鼻香阁,诏太真妃子。妃子时卯 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 上皇笑曰:‘岂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
③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
④霓裳:指《霓裳羽衣曲》,别号《婆罗门曲》,是一个舞曲。据《新唐 书·礼乐志》记载,此曲由河西节度使杨敬忠供献。杨贵妃最善于此舞。中 原患:祸乱中原的忧患。唐墨客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其二)中说: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⑤玉环:杨贵妃名杨玉环。
⑥禄山:即安禄山。
⑦蜀道难:指安禄山攻入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之事。
【翻译】
杨贵妃就如暮春时节的睡海棠那般娇媚美艳,使得唐明皇恨不得将她时时 放在掌上抚玩。《霓裳》曲便是中原的祸患。不是由于有了这个杨玉环引 起了那个安禄山的起兵造反,唐明皇又怎会向四川逃难,怎会知道蜀道之 难,难于上上苍!
【作品简介】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这首曲子借唐玄宗与宠妃杨玉环终日游戏作乐 ,发出了兴亡之叹。但作品对杨玉环的责备重于玄宗,表明作者由于历史 不雅观的局限,仍有“女人祸水”的悲观思想。这就减弱了这首咏史诗的份量 。但全曲造词清新、畅达自然,后世流传甚广。
【创作背景】
马嵬坡别号马嵬驿,在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北。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误 国,酿成\"大众安史之乱\公众。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唐明皇仓皇向四川逃难,途经 马嵬驿时,跟从的禁卫军哗变,求诛杨氏以谢天下。玄宗为了稳定军心, 被迫缢去世杨贵妃。这首小令以曲写史,意在总结历史的履历和教训。
【赏析】
这首曲子借唐玄宗与宠妃杨玉环终日游戏作乐,发出了兴亡之叹。但作品 对杨玉环的责备重于玄宗,表明作者由于历史不雅观的局限,仍有“女人祸水 ”的悲观思想。这就减弱了这首咏史诗的份量。但全曲造词清新、畅达自 然,后世流传甚广。
小令措辞凝练,简明有力,将安史之乱极其恶果浓缩在如此短小的篇幅里 ,又能做到叙事、抒怀、议论兼到,确实是大手笔。
【作者简介】
马致远(1250?-1321?)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名不详, 以字行于世。晚号\公众东篱\"大众,以示效陶渊明之志。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 郑光祖同称\公众元曲四大家\"大众。青年期间热衷功名,有\"大众佐国心,拿云手\公众的政 管理想,但仕途坎坷,政治空想一贯没能实现。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 省官吏,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 娱,过着\"大众林间友\公众、\"大众世外客\公众的闲适生活。去世后葬于祖茔。马致远从前即 参加杂剧创作,从事创作的韶光很长,名气也很大,是\"大众贞元书会\"大众的紧张 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有\公众曲 状元\"大众之誉。他的杂剧作品见于著录的有15种,以《汉宫秋》最著名。散 曲集有《东篱乐府》。
【赛大家书法集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