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池鹤》中,唐朝现实主义墨客,白居易借物言志,对照高笼中的池鹤,折射自己对官场勾心斗角、仕途沉浮的不满;反响出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心境;并抒发了对自得其乐生活的神往之情。两首著作的简要创作背景如下:
白居易
《天可度》和《池鹤》诗文创作背景:
《天可度》是白居易在长安担当左拾遗时创作的。元和年间,白居易先后任左拾遗及左善赞。当时,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见规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势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浸染。
白居易作诗
白居易敢于鞭笞时政,引起唐宪宗的不满,并得罪了有关朝廷重臣,后被贬担当江州司马。[黑线]
在江州任职期间,白居易创作了《池鹤》二首,抒发自己的心情。[摊手]
《池鹤》其一鉴赏:
原文:《池鹤》
[唐朝]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鹤舞九天
《池鹤》释义:
孤独的丹顶鹤在高高的笼子里面,身边也没有伴侣,它站在乱哄哄的鸡群中间显得独树一帜,风姿翩翩。[赞]
它高昂着骄傲的头颅,只怕头顶的崇高的赤色朱砂掉落下来,以是不肯低下头。丹顶鹤展翅的时候,唯恐白色的羽毛掉落下来,从而变得不再好看。
丹顶鹤
它转眼的时候以为鱼鹰的毛色,怎么那么驳杂低下。同时又嫌弃讨厌鹦鹉卑贱谄媚的叫声。
风起时,丹顶鹤向天唳声高唤,它在思考什么事情呢?惆怅地望向青青的野外和迢遥的云水之间。
丹顶鹤
《池鹤》赏析:
白居易在诗中,借用丹顶鹤来抒发自己的情绪。白居易被贬到江州任职后,茕茕孤独。虽然满腹才华却无人赏识,但是不愿意与世俗与世浮沉。
他厌恶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的官场,害怕玷污了自己的明净之身,要保持自己洁身自好、特立独行的高尚品质。[赞]
他临风高呼,独自畅想,在那迢遥的天尽头和云水之间,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是多么美好啊,可是何时才能像丹顶鹤一样,振翅高飞,实现自己的空想?
白居易《池鹤》
白居易的心途经程:
通过《天可度》和《池鹤》这两首诗文,我们看到,白居易作为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墨客,虽然少年得志,可是面对繁芜的官场民气和仕途沉浮,也是感到颇为愤慨和无奈。[微风]#头条创作寻衅赛#
面对现实的打击和难以实现的空想,他转而开始呈现出独善其身,渐趋归隐之意。[微风]#我们一起上头条##我的生活日记#
高山流水遇知音
在流云小舍读典,山还在那里,一起望云卷云舒。
延伸阅读:陕西省发掘出的白居易《天可度》题壁诗,讲述了什么故事和道理?
请关注流云小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