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溜出江口[2],回瞻松栝深[3]。
不知舟中月,更引湖间心。
墨客曾奉命出使江南,此诗该当是从常德出沅江口时所作。官船顺流而下,来到沅江口;转头了望,只见松林纵深远去。明月舟中照,更引起我们前往湖里的好奇心。
[1] 皇甫冉(715—768): 唐安定人,避地寓居丹阳,字茂政。十岁能属文,张九龄呼为小友。玄宗天宝十五年擢进士第,授无锡尉。代宗大历初,王缙为河南节度,表掌布告。累迁右补阙。有诗集。
[2] 放溜:任船顺流自行。南朝·梁元帝《早发龙巢》诗:“征人喜放溜,晓发晨阳隈。”江口:江水与他水会流处。唐·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诗:“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
[3] 回瞻:犹回望。唐·韦应物《酒肆行》:“回瞻丹凤阙,直视乐游苑。”松栝:亦称“栝子松”。松的一种,叶为三针。唐·李德裕《忆平泉杂咏·忆初暖》:“幽翠生松栝,轻烟起薜萝。”
夜泛[1] 明·黎纯[2]
四溟波浩浩[3],一苇向空渡。
月近星斗寒[4],始识天上路。
墨客用浪漫主义的手腕写月夜泛舟,四顾皆水,漫无边际,小船彷佛向月色空中渡去。趋近玉轮、星斗,略感寒意,开始认识了上天之路。整篇凸显飞天与空灵。
[1] 《龙阳县志注释》,内部版,1986,840.
[2] 黎纯,明朝华容人。
[3] 四溟:四海,四方之海。三国·魏·阮籍《答伏义书》:“四冥之深,幽鳞不能测其底。”此句指四顾皆水,茫无际涯。
[4] 星斗寒:古谓星辰运行失落常、错位。《后汉书·襄楷传》:“夫天子事天不孝,则日食星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