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
岐路方为客,芳尊(注)暂解颜。
人随飘蓬去,春伴落梅还。
白云度汾水,黄河绕晋关。
离心不可问,宿昔鬓成斑。
(注)芳尊,是指精细的酒器。亦借指美酒。
这首诗从题目《又送别》可以看出是一首送别诗。
“岐路方为客,芳尊暂解颜。”送别的人刚走上分路上,自己便愁绪满怀,愁容满面。只好拿出酒,借酒解愁,让酒来麻醉自己,以便暂时忘却分别之情。开篇点题,离去之事,开篇明旨,离去之愁。
“人随飘蓬去,春伴落梅还。”拜别的人就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该当在落梅时节,冬尽春来时还会回来。这首诗看不出送别的韶光,但从这句看也不明确是不是秋日或冬天送别,春天回来。“春伴落梅还”大概是一种期望,期望这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会和朋友在一起。“飘蓬”“落梅”给人一种飘零孤独哀伤之感。
“白云度汾水,黄河绕晋关。”汾水边的白云,流过晋关的黄河,大概是一个地方,晋地山西,汾水入黄河处。这是送别之人走过的地方还是达到的地方还是出发的地方,没有指明,难以判断。但它是表达对有人的关心是可以理解的,想象朋侪的处境。
“离心不可问,宿昔鬓成斑。”离去之心不可触碰,满心都是伤悲,照料首句。如此伤心之愁,离去之情可以让自己一夜头发变白。
这首诗写了朋友离去,自己心中伤悲,离去之情久久不去。整首诗没写朋友自己的情形,没有送别之时的依依惜别,只写了朋友别后的心情。首句实写借酒解愁之外,后几句都是想象,是虚写。正是这种虚写,表达了对朋友的无尽思念,同时也暗含着自己的孤独飘零之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禁绝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从题材上看是一首送别诗,诗题中的“又”字加重了离情别绪,读来令人感慨。
B.首联前句的“歧路”照料诗题“送别”,后句则写以醉酒来释愁,使离愁更进一层。
C.颈联用地点的转换,从空间上突出了离去后间隔的迢遥,“度”与“绕”十分贴切。
D.末句利用了夸年夜的手腕,写自己夙夜迟早之间鬓发变斑白,表现了墨客流落天涯的悲苦。
2.本诗的颔联富故意蕴,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1.D
2.颔联对仗工致,韵律折衷。用了“飘蓬”“落梅”两个意象,借喻人生流落,时序轮转的自然规律!
表达了人生不定、四季循环的无奈,但无常中总是充满着希望!
表达了对被送别者出生飘零的同情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