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春晓》是范上娥、格桑达吉创作于1981年的一首古筝独奏曲。此曲描述了西藏高原俏丽的春天景致,表达了西藏公民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神往。全曲旋律幽美,风格独特,内容丰富,传染力强,是一首深受筝家和广大群众喜好的古筝曲目并成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筝八级考级曲。
创作背景: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高耸的山峰,由于海拔很高,这些山上终年积雪,白茫茫一片,以是被形象地称作雪山。每到春天,气温回升,山上的冰雪在压力和温度的浸染下融化,汇成小溪缓缓流淌,终极成为河流的源头。著名的黄河、长江,源头都是在高原的雪山上。《雪山春晓》就表现了这样一种俏丽的自然景象:冰雪溶解,汇成潺潺的小溪,溪水随着山势弯曲流下,错落有致,发出美妙的声音。
乐曲以藏族民间音乐为根本创作而成,分四个段落。第一段引子描述了春天到来时,青藏高原上冰雪融化、万物复苏,一派活气的景象;第二段表现藏族妇女踏着悠扬的节奏,摆荡长袖,翩翩起舞,表达对大自然的赞颂和春天带来的愉悦感情;第三段,一群男子加入了舞蹈的行列步队,跳起欢畅的“踢踏舞曲”,欢快的气氛愈加浓郁;末了,音乐逐渐上扬,达到全曲最高潮,以一个果断、强有力的结束音将感情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