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骄傲将军》(1956)法国DVD版封套

1956年是美国历史上经济很“繁荣”的一年。
经济上的欣欣向荣,同样也让美国的娱乐业处于歌舞升平的景象。

“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1935-1977)在这一年录制的唱片《伤心旅社Heartbreak Hotel》创造了唱片发卖新记录。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唱片《伤心旅社Heartbreak Hotel》的封面

开创国产动画平易近族化取材自成语表示百花齐放的精神

好莱坞更是“百花齐放”,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1899-1980)的惊悚悬疑《擒凶记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1956)、塞西尔·B·戴米尔Cecil B. DeMille(1881-1959)的历史神话《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1956)、约翰·福特John Ford(1894-1973)的西部冒险《搜索者The Searchers》(1956)、安纳托尔·李维克Anatole Litvak(1902-1974)的人物剧情《真假公主/安娜塔西亚Anastasia》(1956)以及沃尔特·朗Walter Lang(1896-1972)的爱情歌舞《国王与我The King and I》(1956)等电影,让美国的电影市场在不断刷新票房记录的同时,也令它在电影上的输出更强势。

从左至右:电影《擒凶记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搜索者The Searchers》及《国王与我The King and I》美国版海报的局部

而法国的罗杰·瓦迪姆Roger Vadim(1928-2000)于1956年11月推出的《上帝创造女人Et Dieu... créa la femme》,轰动欧洲,并让碧姬·芭铎Brigitte Bardot成功地进入到美国电影市场。

这也让美国不雅观众见识了不同于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1926-1962)的“野性的性感”,同季候玛丽莲·梦露感想熏染到了来自欧洲的“压力”。

从左至右: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在电影《巴士站Bus Stop》(1956)中的形象;碧姬·芭铎Brigitte Bardot在电影《上帝创造女人Et Dieu... créa la femme》(1956)中的形象

再来看看海内的形势:1956年,基于抗美援朝战役的胜利以及“三大改造”的完成后,海内已经涌现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建国已有7年,中心却开始对新权贵的产生有了担心,遐想到更早一些即1944年郭沫若所著《甲申三百年祭》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心推广下的广泛影响,或更晚一些即1957年整风运动对官僚主义的批驳,可以看出中心的忧患意识在艺术层面的反响。

1957年又开始整风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严重冲击了电影战线;1958年开始,中心勾引广大文艺事情者坚持“双百方针”,电影战线上再一次涌现繁荣景象。

从左至右:电影《新局长到来之前》、《祝福》及《宋士杰》中国版海报的局部

就这样经由前几年断断续续地“整顿”,让具有“宣扬功能”的电影的“烟火气”不知如何施展“手脚”;到了1956年,中心在文化领域决定采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双百”方针的指引,电影界规复了“活力”,创作了大批反响表示“百花齐放”精神的影片。

沙蒙(1907-1964)林杉(1914-1992)联合执导的战役片《上甘岭》(1956)、吕班(1912-1976)讽刺官场的《新局长到来之前》(1956)、桑弧(1916- 2004)改编鲁迅名著的《祝福》(1956)、沈浮(1905-1994)的古装传记《李时珍》(1956)等各种题材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1956)剧照

同时这一年也是传统戏剧片极为丰收的一年,应云卫(1904-1967) 和刘琼(1913-2002)联合导演的京剧《宋士杰》(1956)、刘国权和张辛实(1916-1984)联合导演的豫剧《花木兰》(1956)以及伊琳(1915-1979)的评剧《刘巧儿》(1956)等,往后都成了经典戏剧。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部提醒人们时候保持当心,不能被面前所取得的胜利所蒙蔽,要时候当心阶级仇敌卷土重来的只有24分37秒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横空问世。

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1956)中的影像

漫画家华君武(1915-2010)创作了《骄傲的将军》的动画脚本,这个故事取材自针言“临阵磨枪”,并融入了浩瀚的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从纯洁隧道的人物衣饰款型,到虚实相生的程式化动作,再到京韵京腔的配乐与对白,无一不表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色。

导演特伟(1915-2010)首次用民族化风格表现动画作品虚实创作的形式与内涵。

故事讲述了 一位镇守边陲的将军得胜归来,凯旋回城,得到拥护。

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1956)中的影像

在庆功宴上,觥筹交错,部下们谄媚地夸耀起将军来,这时,有一个年纪大的部下迟疑少焉,问到:“仇敌还敢不敢再来?”

此时将军被夸得由由然,他横眉而视,指着门口的鼎:“鼎有多重?”最爱奉承的部下道:“少说,也有四五六七八百斤!

将军大笑,来到门口,单手将鼎举起,在手中耍得虎虎生风。

随后,又弯弓搭箭,精准地射下一只鸟儿来,众部下喜跃舞,直夸将军是“神射手”。

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1956)中的影像

而后将军日渐骄傲,沉迷酒色,歌舞升平,斜倚卧榻,天下太平。
将军的长矛已经生锈,再没有逼人的寒气,数月后将军已大腹便便。

在生日祝寿之际,门人食客们还是给他送来“天下第一英雄”的金匾,宝贵礼物、珠光宝 气、残酷夺目,末了,仇敌打进城中,将军赶紧叫人取来他的矛,但却已经锈迹斑斑。

这时将军被围困在碉楼上,大呼“来人呐”,但却无人应答,他仰面栽倒在地,束手就擒。

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1956)中的影像

便是这样一部表达居安思危,防止兴尽悲来的动画作品的问世,不得不说是对在中国新形成的权力阶级的一种警示。

1955年春,《骄傲的将军》剧组成立之时,电影厂也做了指示“探民族形式之路,敲笑剧风格之门”并要“对时期的不公做些批驳”。

上海美影厂首任厂长、中国水墨动画创始人特伟的这部《骄傲的将军》,可以说是中国美术片民族化的开端。

上海美影厂首任厂长特伟

他执导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1960)则开辟了一种新的美术片样式,于1961年获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 ,1964年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名誉奖,1978年获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片电影节一等奖,1981年获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央国际儿童和青年节二等奖。

《牧笛》(1963)于1979年获丹麦顾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金猴降妖》(1985)则于1986年获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1989年获美国第届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动画故事片一等奖。

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1956)中的人物设定图

导演特伟最初的想法是参考国外动画的制作方法,比如美国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1937)和前苏联《农夫和金鱼》,先找真人演一遍,然后临摹,结果大失落所望。

由于拍出来的变成了讽刺笑剧,根本不是动画,剧组决定,还是要走自己的路。

特伟带领大家研究梅兰芳大师的京剧,从京剧中吸取“养分”。

其余《骄傲的将军》剧组的事情职员在联合导演李克弱(1916-2001)的带领下,远赴北京、山东、河北等地搜集大量古代绘画,雕塑,建筑等资料,经由一年多韶光的费力事情,到1956年6月才完成这部24分37秒的动画片。

1960年1月,万籁鸣、李克弱在张光宇北京芳嘉园家中谈论《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

当时还在《骄傲的将军》剧组做美术演习的19岁的严定宪——这位后来成为动画片《大闹天宫》(1961)首席动画设计的年轻人,在自己的《骄傲的将军》创作日记中写到:“我们研究京剧动作往后,以为很多东西都可以接管到动画片中,比如《骄傲的将军》里面的拉弓射箭、将军的走步,都是我们看了京剧往后,把戏曲动作接管过来的产物,经由消化接管,就变成卡通的元素(中国特色的元素),成为另一种艺术了,可以反应中国将军的气质。

1981年严定宪(右)和手冢治虫合影

参加了《骄傲的将军》设计与制作的浦家祥曾回顾到:担当影片美术的钱家骏(1916 -2011)利用了在当时看来非常新鲜的工艺技法——民族墨底晕染的方法,再铺上水粉颜色,背景效果憨实而浓重, 剧中人物将军与食客的造型设计也维妙维肖。

对付主角将军的造型,钱家骏紧抓将军的“惰性”“骄傲” 展开创作设计。
首先准确把握戏曲角色形象特色,并勇于对人物形象作了首创性试验和变形处理。
在脸的造型上牢牢捉住了人物的特色展开塑造,将军采取大花脸,圆润饱满,用京剧人物的画法呈现在银幕上。

1962年7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在拍摄水墨动画《牧笛》,钱家骏(左)和特伟(右)在研究《牧笛》的镜头画面

设计者之一严定宪后来也认为《骄傲的将军》的制作在国产民族风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考试测验,特殊是动作设计和角色的运动规律,为接下来奠基之作《大闹天宫》打下了坚实的根本。

《骄傲的将军》的作曲是曾经和金嗓子周璇(1920-1957)互助过的上海著名作曲家陈歌辛(1914-1961),中国民族风格动画作品特殊重视艺术创作中虚实关系的把握和理解, 此片人物对白采取京剧唱腔、音响采取民族音乐、戏曲锣鼓交织相映,彰显积极昂扬的中国气质。

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1956)中的人物设定图

本故事弯曲动人、情节起伏波折,剧本设置上用局部氛围暗示整体叙事,充分表示了虚实结合的美学原则。

局部氛围有点类似于戏曲舞台上的砌 末,虽是些“大鄙吝具”和“大略布景”,但由此可见一斑,而当它们进行组合并和角色的动作发生联系后,便会产生新的景不雅观。

比如片头一出开场将军得胜归来,骑在高头大立时,身材壮硕、魁梧,留着络腮胡子,身披金色铠甲,真是八面威风!
没有硝烟的沙场,只用半面飘扬的红旗,锣鼓喧天的气氛, 只见将军挺胸昂首踱步,伴随着音乐的打击节奏,一 步一顿、一顿一步地迈进来。

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1956)中的影像

为把将军得胜归来的趾高气昂、骄傲自大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动画开头部分表现将军不可一世地进入将军府的动作,干脆就借用了戏曲开场的套路,并且配以按部就班的锣鼓点,形象而生动,转换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伴着号角和马蹄声,虚拟的战役氛围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民族意见意义也相称浓郁。

京剧打击乐还常常用于渲染激烈的打斗场面,如将军的“举鼎射箭”与 仇敌围城交手中的紧锣密鼓,这样虚实结合,用自己的音乐讲述古老的针言故事,并外扬中华文化,相辅相成。

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1956)剧照

走民族化道路的开山之作《骄傲的将军》在新中国取得了成功,并得到了官方的认可,这部动画片从某种程度上也反响了党内对付官僚主义、党内腐败的忧虑,也是整风运动的核心精神的表示。
至此当时的中国动画人开始不断地从中国文籍和传统文化中汲取可资借鉴的民族元素。

如果现今海内的动画想真正地走出国门,重整昔日国产动画的辉煌,紧张任务便是要绝对放弃对日美动漫的模拟,条件上也要与时俱进,然后拿出不仅形式上民族化,内容和思想上也要绝对的民族化的产品出来。

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1956)中国版海报

新中国第一批火车女司机 舒绣文孙道临塑造工人新形象烟花女子翻身记,海内首次利用非职业演员,让人咬牙切齿《护士日记》王丹凤转型塑造劳动人民 一曲"小燕子"传唱至今《我这一辈子》半个世纪的变迁 铸就平民史诗 石挥自沉黄浦江生不逢时,《我们夫妇之间》遭批驳,令私营电影公司如履薄冰《柳堡的故事》冲破当时禁区军人也谈恋爱 "九九艳阳天"引争议《阿诗玛》周恩来哀求杨丽坤说普通话 杜丽华艰巨环境下完成配唱《刘三姐》傅锦华遭领导嫌弃形象差 喷鼻香港三映创下四百万票房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