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罗邺也有诗家称誉,其是被称为“诗虎”。
罗邺才华横溢、在诗歌方面很有成绩,特殊善于律诗。在当时还有两位罗姓名人,分别是罗隐和罗虬,罗邺和此二人也因此被并称为“江东三罗”。
但可惜的是,罗邺虽然才华横溢,但在仕途中却颇为坎坷,一贯处于不得志的状态。
后来罗邺随军北征,此时已经年迈的罗邺在荒凉万里的北境内任职,此地他举目无亲,回望过去、想想如今,觉得自己此生已经出息无望,从而变的忧郁寡欢,韶光久了,终极他在郁郁成疾之下离开了人间。
当然,罗邺虽然晚景荒凉,但他毕竟也曾年轻过,也曾风华恰好过,他曾经也像其他唐朝墨客那样,有着满怀的壮志。也和其他墨客一样,是一位惜花爱花之人。
唐朝文人笔下所爱的花、所赏的花、所赞咏的花,并非只有名花,亦有平常之花,
比如罗邺就曾写了一手赞咏鸡冠花的作品,诗名亦叫《鸡冠花》,诗的内容是:
一枝冶艳对秋光,露滴风摇倚砌旁。
晓景乍看何处似?谢家新染紫罗裳。
罗邺所写这首诗的意境便是,在秋日的清晨,景象天高气爽,虽有肃杀萧瑟之气,但景致却依然宜人。在庭院屋前的台阶旁,有一枝鸡冠花,花上挂着清晨的露水,一阵秋风吹过,使得鸡冠花在空中轻轻摇动。
清晨的薄雾逐步散去,恍惚看到了那支随风摆动的鸡冠花变成了一个俏丽的姑娘,但这位俏丽的姑娘到底像谁呢?
原来是盛唐期间著名的舞女谢阿蛮。
那罗邺笔下所赞咏的鸡冠花是一种若何的花木呢?
鸡冠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至于其得名鸡冠花的缘故原由,是由于它的花朵是赤色,形状是扁平的,又长的像鸡冠,以是得名鸡冠花,同时其又有“花中之禽”的称誉。
鸡冠花不仅有不雅观赏代价,同时还有一定的药用效果。
鸡冠花和其他花木一样,有着属于自己的花语,由于其花朵颜色大多是鲜赤色的,就犹如是一团火红的炎火,给人一种激情亲切和兴旺的觉得。
同时,鸡冠花的花期是秋日,秋日之际,正处秋风肃杀萧瑟之时,花木已经逐渐凋零,但鸡冠花却在此时激情如火的绽放,以是,在人们眼中,鸡冠花的花语便是“真爱永恒”。
关于鸡冠花,还流传着一个俏丽的传说故事,
古时候,在穆校河的河边旁,有一座山,河边旁又住着一户姓刘的人家,这户人家中有一个小女孩。
有一天,这个小女孩去山中采摘野果野菜,她在鸡冠山中,一边欣赏俏丽的景致,一边采摘野菜,未曾想她越走越远,结果就在山中迷路了。
她走了良久,又累又渴,就吃了一些自己采摘的野果野菜。不过,她摘的这些野菜野果,有的确实能吃,有的却不宜直接吃。
以是,她吃后没多久,肚子就开始疼了起来。
正当她疼痛之际,她看到不远处有一支长的像鸡冠的鲜赤色的花。
她以为这个花不仅好看,而且给人一种激情亲切的觉得,她想了一想,以为这个花或许能缓解自己此时的腹痛。
于是便采摘了这个花的花瓣吃了下去,还别说,这花真的有效,没过一会,这小女孩的腹痛就得到了缓解。
由于她在山中迷路,良久没有回家,家中的亲人很担心,于是就发动乡亲一起去山中探求女儿。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努力征采下,终于找到了小女孩。
回到家后,小女孩就跟家人提及自己在山中吃花瓣治腹痛的事。
由于小女孩的母亲,也常常腹痛,以是听了女儿说的事后,就和丈夫去山上找到那棵鲜花,之后就把此花连根一起带回家,然后栽种于家中。
后来,小女孩的母亲服用此花煎熬的汤药,腹痛的毛病也得以治愈。
由于此花长的像鸡冠,以是她们就称其也是鸡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