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田为

玉台秋月,铅素浅、梅花傅喷鼻香雪。

冰姿拮,金莲衬、小小凌波罗袜。

雨初歇,楼外孤鸿声渐远,远山外、行人音信绝。

诗词|宋词田为江神子慢玉台挂秋月

此恨对语犹难,那堪更寄书说。

教人红消翠减,觉衣宽金缕,都为轻别。

太情切,消魂处、画角薄暮时节,声呜咽。

落尽春花春去也,银蟾迥,无情圆又缺。

恨伊不似馀喷鼻香,惹鸳鸯结。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圆圆的玉镜台像挂着一轮秋月。
淡淡的傅粉,修得边幅雅洁,额上点了梅花妆喷鼻香粉白净似雪。
风采绰约冰清玉洁。
一对金莲秀足,小小罗袜十分衬贴。
一阵骤雨刚刚停歇。
楼外渐飞渐远的离群孤雁,那迢遥的山外,远行的游子也音信绝断。
这愁恨对面诉说也难,更何况还要寄书信向他倾谈,实在尴尬。
刻骨相思教我形容干瘪像红花枯萎绿叶凋残,只以为金缕衣变得松宽,全都是为轻易的离去所折磨。
太过悲惨,令人伤神呵,是那薄暮的画角吹响的时节。
角声呜咽如泣如嗟。
庭院红花落尽春光消散,迢遥的明月冷漠无情,刚圆满又变成残缺。
恨他不知残荷尚留余喷鼻香,还能惹那鸳鸯结伴成双。

注释

江神子慢:由令曲《江神子》衍化而发展调,初始敬拜江神之曲。
别号《江城子》。
玉台:精美的装扮台。
或释为精美的楼阁,与词意不符。
铅素:铅华。
素白的边幅。
梅花:指梅花妆。
傅:通“附”,附着。
冰姿:淡雅的姿态。
金莲:谓女子小脚。
金莲专指女子纤足。
金缕:金线缝织的衣服。
饰以金线的罗衣。
呜咽:形容低沉悲惨的声音。
银蟾:明月。
传说月宫中有蟾蜍。
故称。

赏析

这首词写离情相思,别具韵味。
思妇久盼意中人音信不至,心中自然无限幽怨,可是却以“此恨对语犹难,那堪更寄书说”自我安慰。
词的 上片写秋月高挂,冰汪玉洁的美人在月下溜达。
满腹苦处,无法表达,欲托之于书信,怎奈孤鸿鸣声渐远,行人音信断绝。
“玉台”四句描述思妇送别前着意装扮饰容,表现出女为悦己者容的恋情和离去难合的心情。
“雨初歇”三句写送别后之茫然,借“孤鸿”楼外渐远陪衬行人已在山外失落踪,声远音绝。
“此恨”二句以“对语”、“寄书”双层递进写思妇离愁别恨郁结于心,难以倾诉的悲抑。

词的下片写因相思而清瘦,遇薄暮尤觉消魂。
花落春去,唯有明月缺而复圆,撩人情思。
玉台挂秋风,铅素浅、梅花傅喷鼻香雪。
“玉台挂秋月”各本多阐明为楼台外挂着明月,指为实景。
“铅素浅”和“传喷鼻香雪”见其美在素雅本色。
“教人”三句总写自己红颜干瘪,金缕衣宽,怨行人之“轻别”,置自己于苦恨不可自拔。
“太情切”三句描述了令人消魂难过的环境氛围,所见所闻皆备感孤独、悲惨。
“落尽”二句写春花落尽,明月高远、遂怨明月之圆缺无情,与“秋月”意象奥妙遥映。
末了直接倾诉对行人的怨恨:恨他竟不如残荷之余喷鼻香尚惹鸳鸯结伴,反使自己落得孤单索寞。

这是首写闺怨的长调,末端两句以痴语显深情,结句怨得无理,却妙得痴情神理。
全篇风格婉丽,情致缠绵。

墨客先容

田为(生卒年不详),字不伐,籍里无考。
善琵琶,通音律。
政和末,充大晟府典乐。
宣和元年(1119)罢典乐,为乐令。
《全宋词》存词六首,有《芊呕集》 田为才思与万俟咏抗行,词善写人意中事,杂以俗言鄙谚,曲尽要妙。
尝出含三个词牌的联语“玉蝴蝶恋花心动”,天下无能对者。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