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苏轼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们虽然在不同的时期,但是都是各自所属时期文坛的领军人物。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在文学史上是很有一笔的。
苏轼无论是在宋词创作诗歌写作还是在古文的写作上都很有心得。

他们两个人之间的联系并不算很多。
但是苏轼非常敬仰韩愈的才华,乃至在所写一首宋词当中的上片之中大篇幅引用。
上片一共22个字,有17个字是摘取了韩愈一首28字的唐诗。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这首宋词的题目是《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是苏轼非常经典的一首写春天的词作。
这首词全文只有44个字,高下片各22个字。
但是这词作的上片苏轼发挥出来的很少,有17个字,都是出自韩愈的一首经典唐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在韩愈的原是当中,有这样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由此我们可以和苏轼这首宋词加以比拟,就能够创造:除了开头的那四个字以外,别的的诗句都是从韩愈的唐诗当中转换而来的。

苏轼一首宋词44字上片22字中有17字化用韩愈唐诗名句

苏轼的这首宋词还是写的是春天的景致之美。
韩愈的唐诗当中,最早把稳到了春雨的淅淅沥沥,尤其是对付破土而出的青草,有非常细腻的描述。
便是那句著名的“草色遥看近却无”。
从远远的看青草非常的浓绿,但是走到近处一看,创造小草还非常的眇小,并不能够构成密集的景致。

苏轼的宋词当中更是把这种春景生动的描述出来。
早春景象转暖,春雨淅淅沥沥的飘落下来,滋润津润大地万物的成长。
而且微雨如酥,显然也是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中转化而来的。

苏轼这首宋词上片写春天景致之美,下片则是劝人欣赏这俏丽的春光。
不才片当中,苏轼更是写出了“花不看开人易老”。
现在俏丽的花朵开放,你不去看,等到你真有韶光去看的时候,可能你就已经变老了。
生活的乐趣,就须要尽早享受,等到年迈之后你就看不到这样俏丽的景致了。

末了一句则更是表达这种情绪。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你要知道,等到春天逝去的时候,绿苔藓上到处都是飘落的花瓣。
不管你想欣赏俏丽的花朵,还是感想熏染春天来时地面上的苔藓的青翠都已经不可得了。

苏轼这首宋词,实在表达的也是告诫人们要珍惜美好春光这样一个主题。
只不过诗词当中大篇幅引用了韩愈的诗句,成为了这首宋词的一大亮点。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