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崔惠童
一月主人笑几次,相逢相识且衔杯。
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残花昨日开。
鉴赏:生卒年不详。博州(今山东聊城)人。崔庭玉之子,尚玄宗女晋国公主,为驸马都尉。在长安城东有庄园,常于此宴饮来宾。业绩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唐诗纪事》卷二五。《全唐诗》存诗1首。宴城东庄(一作崔惠诗,一作崔思诗)原文,宴城东庄(一作崔惠诗,一作崔思诗)翻译,宴城东庄(一作崔惠诗,一作崔思诗)赏析,宴城东庄(一作崔惠诗,一作崔思诗)阅读答案,出自崔惠童的作品。
贰月
仲春二日
[唐]李商隐
仲春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 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 更作风檐夜雨声。
鉴赏:七言律诗。创作于他在柳幕的第三年。整首诗歌以描写江间春色,反衬自己凄苦的出生。这首诗前边写自然景物赏心悦目的“美”,后边写自己失落意后凄苦不堪的“愁”,情景紧密结合,成为一个统一体。墨客要写离愁,却偏偏把景物写得很美。这春景越美,作者自已的愁意就越浓。诗中以乐境反衬愁思,取得了异样的艺术效果。
参月莺梭
[宋]刘克庄
掷柳迁乔太有情, 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 多少工夫织得成。
鉴赏: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将黄莺迅速翱翔和鸣叫声与织布时梭子联系起来,比喻奇特而贴切。后两句句奇峰突起,由黄莺如梭而遐想到洛阳那繁花似锦的大好春光,莫非由飞来掷去的黄莺所织成。这首诗真情寓真景,自然流畅,显得轻松,恰到好处,反响了作者对俏丽春光的惊叹和无限爱惜的感情,和南宋统治者对沦陷区河山的漠然无环境成光鲜的对照。
肆月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鉴赏: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想熏染,突出地展示了创造的惊异与意外的欣喜。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详细,天真可爱,活灵巧现;立意新颖,构思奥妙,意见意义横生,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伍月题榴花
[宋]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鉴赏:这首小诗运笔委婉,寄托遥深。不仅刻画出榴花的遭遇,而且透露出墨客的自我感情,弯曲地抒发了对嫉贤妒能、弃毁贤才的上层统治者的不满。语浅而意深,词淡而味浓,情思绵邈,令人遐想,托物寓意,韵味悠长。
陆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鉴赏: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落)人。 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复兴四大墨客”。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俏丽景致的诗。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颂,弯曲地表达对朋侪深情的眷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墨客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季相同,这两句朴实无华的诗句,解释六月西湖与其他时令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墨客的总的感想熏染。
柒月七月闺情
[唐]袁晖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
容华芳意改,枕席怨情饶。
锦字沾愁泪,罗裙缓细腰。
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鉴赏:唐代袁晖在《七月闺情》中这样写到:“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每次读到这句诗,我都能感想熏染到墨客心中的幽怨与倾慕。倾慕银汉女,岁岁可相见。幽怨自己与心爱之人,无处话相思。这世间的荣华富贵,都不如两两相伴更令人倾慕。毕竟千金易得,至心难求。
捌月
同王徽君洞庭有怀
[唐]张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鉴赏:一首五律。此诗阐述了墨客久出未归的思乡之愁,无心看书,上楼饮酒,再想到京洛朋侪,更是迫切想与之同游,一片思乡之情跃然纸上。全诗措辞普通,平淡自然,不事雕琢,有淡妆之美。
玖月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玄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鉴赏:一首写景佳作。墨客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月牙东升这一段韶光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利用了新颖奥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措辞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奇妙,历来备受称道。
抬月初冬旅游
[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期。
鉴赏: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墨客。出身寒微,虽曾进士及第,却只作过几任小官。以乐府诗著称于世,写下了许多从不同侧面反响社会抵牾和民间疾苦的作品。善写七言歌行,绝少直发议论,措辞普通明快,凝练精悍,世称“张王乐府”。
拾壹月
冬至宿杨梅馆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鉴赏:这首《冬至宿杨梅馆》,大约是写成于白居易出任杭州之时。由于喜好作诗讥讽朝政,墨客是不讨人喜好的。以是,在官职调动上,只是接连不断地被调任外地,便是没有被调回京城。寓居异域,墨客的心情可想而知,当然是相称之差,凄凉之意注定是无法排解的。
拾贰月
见薛大臂鹰作
[唐]高适
寒楚十仲春,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鉴赏:此诗篇幅短小,语极精髓精辟。起句“寒楚”二字,既点季候,又点地名,再以“十仲春”之最严厉时令将“寒”字详细化,雪窖冰天之“大寒”景象突兀而来,语虽平淡,但诗意有陡起壁立之效。
第二向“苍鹰”出场,亦颇令人哀痛。所谓“八九毛”者,乃备受摧残也!
但“苍鹰”是否服从于摧残?回答是否定的,果真第三句异峰突起,对“燕雀”所施之忌恨排斥投以极大唾弃,并以掷地有声之豪语,坦露气冲霄汉之壮志,年夜方冲动大方,气势非凡。“苍鹰”之铮铮傲骨,实乃墨客之自我真切写照。高适生平虽抱瑜握瑾,但屡受排斥、打击,但他不易志,不气馁,史言其“务功名,尚节义,语王霸衮衮不厌,逢时多难,以功名自许”,“苍鹰”之艺术形象,正因寄托其人生追求与志向,故动听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