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映雪枝凌寒,
玉梨带雨泪阑干。
一年春花随风尽,
国色天喷鼻香看牡丹。
上周六到石川河与阎良公园行摄,即时发过分条后,手机里还剩余大量牡丹照片。临删不舍,昨天以微头条形式又18满格发了一组。当时说了视情形来看今日是否还连续,结果如下:自主取消认证后,头条的展现量已有所低落,而这条给的还不及低落后的一半,解释平台已不感冒;但大家的阅读量和点评度与平日差距不大,尤其是粉丝,该来的依然会来,不问津的永久无影。
还是决定连续发,一则给自己存心构图拍摄的照片有个能见天日的机会,毕竟它是国花不是垃圾;二则给那些喜好来我这儿坐坐的粉丝一个交代,尤其是几个说还没见过真牡丹的南方朋友,
牡丹的典雅崇高不必多说,地球人都知道。先容下它的一个习气: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一提落叶就彰显了它的北方属性。牡丹耐寒耐旱,-30℃也可安全越冬;牡丹也喜好温暖,但温度在25℃以上就进入休眠状态。以是,南方高温高湿的环境是不利于牡丹成长的,除非在特定的条件下培养才能不雅观赏到奇美的牡丹花。以是,南方的朋友说陌生实属正常,就像我常常惊叹他们发的一些热带水果和花草一样。五一有空了就来北方赏花吧,除了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的牡丹最有名,西安也随处可见。来了,感想熏染古城文明与徜徉牡丹花海一石二鸟!
这次,不发微头条了,由于18格也放不完剩下的照片;用文章形式,后面则可以无限加图。这些照片与前面发过的两期不带重图的,而且仅精选的是横屏的。剩下竖屏的,留作写牡丹与芍药的那篇文章再发。
云想衣裳花想容,东风拂槛露华浓。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
古人没有手机拍照,却留下了千古绝句。你看与不看,我都在这里。来了,欢迎;不来,不念。
写于2021年4月14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