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小廊之美

廊道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组成部分,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人们就已认识到廊道的妙处:既都雅又实用。

细苗条长的小廊是建筑的通道,让人们避免日晒雨淋,也是安歇和不雅观景的利益所。

廊道有曲廊、水廊、回廊、楼廊、桥廊等,曲径通幽,迂回曲折,在许多古代诗画中,都有廊道的内容。

小廊茶熟已无烟折取寒花瘦可怜

廊道是一种文化,既是连接又是阻隔,表示着不同的美学色彩。

再说幽幽茶喷鼻香

捧一杯热茶,心境安闲,茶喷鼻香缕缕,沁人心脾。

喝一杯热茶,让人神清气爽,身心都惬意。

末了说有个人在傍晚时分,在小廊里烧好热水,沏一杯清茶,摘几枝鲜花,沐浴着夕阳,眼望湖光秋色,无比逍遥清闲。

他是清代有位著名的字画家、墨客郑板桥,他用妙笔将小廊、喷鼻香茶、菊花、秋水、飞鸟,夕阳连同优雅的意境都溶入到自己的小诗中。

诗歌大意

小小的走廊里,茶水已经烧好,炉火熄灭,不再冒烟了。

我顺手折下一枝菊花,清瘦的花朵令人怜爱。

寂静的田舍庭院,柴门表面是一泓宽阔的秋水。

夕阳晚照,一群寒鸦归巢,喳喳叫着,凌乱飞着,

它们将天上那幅幽美的夕阳画卷给揉碎了。

寒花:菊花。

瘦:清瘦。

可怜:可爱。

寂寂:寂静无声的样子。

柴门:用柴禾做的门。

揉碎:冲破

作者简介

郑燮(xiè),号板桥,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曾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

诗中佳句

乐不雅观

郑板桥四十多岁才考取功名,可是他很快将官场沉浮与情面冷暖都识破了,甘心放弃乌纱,去过“寒舍饮苦茶”的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里,郑板桥才能醉心诗、书、画的创作,为世间贡献许多精良的文学艺术珍品。

乐说

郑板桥喜好喝茶,清茶浸在他的诗歌里。

郑板桥喜好竹子,竹影浮在他的画作中。

能够用笔将生活中平凡的、美好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才是真正的大家。

乐说古诗原创笔墨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