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惊蛰”节气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诗意24节气  主播孙霞朗诵不雅观田家

——(唐)韦应物《不雅观田家》节选

下面由主播孙霞

朗诵《不雅观田家》

视频加载中...

动物入冬藏伏土中,

不饮不食,称为“蛰”;

到了“惊蛰节”,

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

称为“惊”。

惊蛰的意思便是,

春雷惊醒了蛰眠的动物。

景象转暖,渐有春雷,

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时令。

惊蛰风尚

吃梨

在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传统。

关于吃梨,各地说法不一。

苏北及山西一带流传

“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

也有人说“梨”谐音“离”,听说,

惊蛰吃梨可让虫害阔别庄稼,

可保整年的好收成。

打小人,驱霉气

《千金月令》上说:

”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

石灰原来具有杀虫的功效,

在惊蛰这天,洒在门槛外,

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

这和闻雷抖衣一样,

都是在百虫出蛰时给它一个下马威,

希望害虫不要来骚扰自己。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

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

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

一手连击环抱周身的许多天鼓,

发出隆隆的雷声。

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

人间也利用这个机遇来蒙鼓皮。

“惊蛰”时节

景象虽日趋暖和

但气温起伏不定

随意马虎造成人体抵抗力低落

因此“春捂”还是不能马虎

人们应密切把稳景象预报

应时增减衣物

春天的风

拂度日力勃勃的大地

希望正在每一个人心中成长

在这个美好的时节

让我们一起

怀揣力量与信心

在春光里年夜胆追梦

在征途上奋力奔跑

春雷响,万物长

统统蛰伏的美好正在醒来

愿你春安,愿你快意

愿你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来源:部分内容综合网络

审核:柏瀛、王海英

主编:李若琰

编辑: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