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的作品均为近年来的最新创作,艺术家一方面从数字时期、短视频、消费主义体验、乡愁、劳动平分歧的主题回合时期提高,同时由于“未来天下”只能在个人的想象中成立,身体履历对付未来是缺席的;另一方面,通过比较中德两国年轻创作者共同聚焦的问题,磋商同一时空下理解天下的不同视角。
大概在美术馆里,当不雅观众的目光和艺术家的目光相遇的那一刻,正是艺术引发问题意识的瞬间。

高郁韬的影像作品“对白系列·春江花月夜”同时也在久事美术馆展出,艺术家在莱茵河上对动手机朗读唐代墨客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这样的语境下,手捧竹简或者线装书是不是更符合环境的哀求?但是倾听之下你会创造,原来,艺术家面对手机,念出一句诗,手机里的网络语音Siri系统就会接着念出下一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水声与诵读之声一起录了进来。
Siri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技能产物,但古诗又是一 个充满情愫的事物。
游子满怀情愫的吟诵和冰冷的机器之音逐渐领悟,搅浑了韶光与空间。

本次展览也希望超过地域的创作者与不雅观众能借此机会作为对方的镜子,在巨变的天下中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策展人杨迪认为,本日,我们越来越无法用现在的履历去展望未来,但是,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信息互通,让我们能够在当下找到彼此的参照系。

本次展览将展出至6月16日。

在莱茵河上面对手机朗诵春江花月夜 中德艺术家用数字磋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