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田达理书法作品

天天一首唐诗宋词 唐宋之问题大年夜庾岭北驿附朗读

【注释】

①大庾(yǔ)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
北驿:大庾岭北面的驿站。

②阳月:农历十月。

③传闻:传说,听说。

④\公众我行\公众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以是自己还不能停下。
殊未已:远远没有停滞。
殊,还。

⑤瘴(zhàng):旧指南方湿热景象下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

⑥望乡处:了望故乡的地方,指站在大庾岭处。

⑦陇头梅:大庾岭地处南方,其地景象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
陇头:即为\公众岭头\公众。
陇,山陇。

【翻译】

十月份南飞的大雁,听说到这就往回飞。

我的行程远没停滞,不知何时还能回来?

江面沉着潮水刚落,山林阴暗瘴气不开。

明晨登高望乡之处,应见岭头初绽红梅。

【作品简介】

《题大庾岭北驿》是唐代墨客宋之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收录于 《全唐诗》中。

此诗通过描写墨客在流放途中所见的景物及所想象的意象,借景抒怀,引用一则“雁过梅岭”的奇妙传说,再结合自己当前的处境,抒发了墨客对官场坎坷的慨叹和思念家乡的感情。
全诗情调低回婉转,感情朴拙动人,诗旨在写“愁”,全篇却未着“愁”字,情致凄婉,愁绪满怀,以情布景,又以景衬情,使情景领悟,传情达意,因而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宋之问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东南)途经大庾岭北驿时所作。
武后、中宗两朝,宋之问颇得宠幸,睿宗执政后,他却成了谪罪之人,被发配岭南,在人生道路上从高峰跌入深谷,胸中不免充满了忧伤和痛楚。
当他到达大庾岭时,眼望那苍茫山色,想到一岭之隔,咫尺天涯,顿时,他那迁谪失落意的痛楚、怀土思乡的忧伤一起涌上心头,于是写了好几首诗。
此诗是个中一首。

【作者简介】

宋之问(656-712),唐代墨客,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现河南灵宝县)人。
弱冠有名,尤善五言诗,时称\"大众三绝\"大众。
与\"大众善剖决\公众的韦善心并称户部\公众二妙\"大众。
与沈佺期齐名,并称\"大众沈宋\公众。
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跟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
有《宋之问集》。

赛大家集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