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还是桃花娇艳、梨花如雪,彷佛只在转眼间,那些花瓣就混入了泥土之中,还被人踩在脚下,令人痛惜若失落。墨客们也伤感花落成蹊、芳草愁人,吟诵了很多著名的诗篇。下面分享穷巷少芳菲,冉冉春行暮,两首描写暮春的五律,值得细细鉴赏。
暮春书事
唐代:姚合
穷巷少芳菲,苍苔一径微。
酒醒闻客别,年长送春归。
宿愿眠云峤,浮名系锁闱。
未因丞相庇,难得脱朝衣。
姚合是唐代元和年间的墨客,担当过几任小吏,其作品常常描述自然风景,表达内心的感喟。作者每次创作时都会精雕细琢,费心苦吟,与贾岛颇有一拼。这首诗描述春意阑珊,传达出墨客对光阴匆匆的惋惜之情。
墨客身处穷巷,住宿条件极其简陋,彷佛东风也不愿到此做客。此处不仅很丢脸见百花盛开的景象,而且由于光芒黯淡、环境湿润,房前屋后,乃至墙壁上都长了很多青苔。
偶尔有几位好友来访,墨客激情亲切接待,大家一醉方休。墨客醒来后,客人都早已不见踪影,留下的唯有孤独和愁情。家徒四壁、两袖清风,灰尘满屋、蜘蛛结网,墨客也
颈联抒写墨客的感慨,作者多么愿望隐居于林泉、清闲地生活,可是那些繁琐的公务却将其手脚牢牢地羁绊住,让他无法自由地移动。云峤,原指瑶池,这里指隐居之所;锁闱,即锁院,指翰林学士们处理公务之地。
结尾抒写无奈之情,“未因丞相庇,难得脱朝衣。”墨客说自己无从得到丞相大人的庇护,难以暂时脱辞官服。言下之意,自己事情非常辛劳,不能随便迟到早退,乃至请假也很难得到批准。这样呆板的生活与墨客的梦想相差太远,才子心里一定忧郁不已。
春日
北宋:王安石
冉冉春行暮,菲菲物竞华。
莺犹求故人故友,雁不背贫家。
室有贤人酒,门无父老车。
醉眠聊自适,归梦到天涯。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在他成名之前曾在基层事情多年,他关心民间疾苦、大力履行新政,造福一方、恩典膏泽一隅,并深受当地百姓们的爱戴。这首诗感怀春日将尽,自己却不知何时回籍,心中满是惆怅。
墨客劳碌的时候,无暇欣赏春景,等到他准备抽空外出不雅观赏时,忽然创造周围早已是暖日风吹绿成荫、人间四月芳菲尽。
于是作者不禁感慨,日子不知不觉地过去,逐步地就来到了暮春时节,花草茂盛、一派繁华。作者用“冉冉、菲菲”两个叠音词,读起来非常悦耳,表达出对春天很快结束的嗟叹。
接下来的两句采取比兴手腕,抒写了墨客的思乡之情,“莺犹求故人故友,雁不背贫家。”大自然的动物尚且如此深情,从来不忘贫旧 ,墨客外出多年,却很少有机会还乡探看,不免有些腼腆和惆怅。
可是人在宦途,不由自主,不仅归乡无计,而且倍觉人情冷暖。颈联化用了杜甫的诗句,表达出墨客的万千愁绪。虽然作者有醇酒相伴,却常常是门可罗雀,没有人可以说说知心话,更不敢随意地表达一丝一毫的不满。
结尾抒写了一种无奈之情,“醉眠聊自适,归梦到天涯。” 墨客只能自斟自饮,然后徜徉于梦乡,在梦幻中与亲友们团圆。可是酒醒之后,就会觉得空虚乏味,更觉出息未卜,以至于牵肠挂肚、坐卧不安。
这两首五律都展现出暮春的景象,但是墨客的心境却截然不同。姚合事情无聊,心情烦闷,非常渴望摆脱这样的生活羁绊。王安石则是希望早日还乡探望,可以与家人一起欣赏俏丽的春景。可惜人生充满了缺憾,也让人们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