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诗作,或直抒胸臆,或温婉细腻,或从容练达,或伤冲动人,总能不经意间击中民气,带给人纯洁的冲动。
本日这10首“神童诗”,各有精彩,值得细细品读。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须注明出处,若有侵权,全网必究。

△ 古代“神童”诗作,你读过几首?

01:元朝天才少年三首绝句,大气磅礴,让人惊叹

其一

日将出(12岁时作)(元·耶律铸)

古代天才少年的绝美诗词潇潇洒俗读完这10首诗心都快化了

阴云夜合乾坤失落,万象不能分别得。

苍凉海底浴重光,却与行人指南北。

耶律铸是蒙古帝国期间重臣耶律楚材的儿子,他聪颖早慧,10岁就开始作诗,有评论家认为他的诗直入唐人阃奥,气候高远,年夜方苍凉。
首诗写日出景致,想象奇特,雄伟劲健。

△ 日出东方,照亮阴郁

太阳将升时,总会有黎明前的阴郁,故而夜色如墨,乾坤混沌,世间万物都淹没在阴郁中,不辨南北。
太阳自海底涌出,彷佛经由水洗一样平常重放光芒,为行人指示方向。
诗作欲扬先抑,先写太晚未出时的阴郁,然后写太阳喷薄而出,重放光芒。
前后比拟而气候更加高远,实属佳作。

其二

磨剑行(12岁时作)(元·耶律铸)

故国江山梦里行,不期今日果长征。

剑华休遣尘生涩,万事人间总未平。

△ 仗剑天涯,是每个少年的梦想

每个少年都有一个侠客梦,仗剑去国,辞亲远游,12岁的耶律铸也不例外。
他常在梦里漫游故国,今日跨马出征自然分外欣喜。
世间有太多不平之事,不能让宝剑蒙尘生涩。
这首诗写得豪壮自傲,写出少年侠气,并且暗带忧患之心,当心太平景象下有暗流涌动,读来让人精神一振。

其三

雪后吟(18岁时作)(元·耶律铸)

雪助夜寒更漏涩,何能盼得到天明。

乾坤己落羲和手,休更琼瑶陌上行。

△ 夜雪

这是耶律铸18岁时的作品,写雪后景不雅观,用笔值得留神。
夜降大雪,寒气逼人,故而用“涩”写出雪夜更漏声的凝重,听觉转化为触觉,新雅且生动。
因雪大夜寒,故而作者愿望早早天亮。
等天一亮,太阳出来照耀大地,就会逐渐温暖,这时,用一个“落”字,写出昼夜更替,雪日循环掌控乾坤之意。
作者愿望日出,自然也就流露出希望雪停之意。

02:少年咏物诗,别出心裁,着迷入理

其一、

七岁诗 (元··陈普)

我在这边坐,尔在那里歇。

上苍无片云,飞下数点雪。

△ 田间白鹭,自由轻盈

据《元诗纪事》载,陈普天生异象,他出生之日,有数百鹧鸪鸟绕屋翱翔,鸣叫不止,人皆以为神奇。
他很小就显露出惊人的诗文天赋,七岁时,他坐在田间玩耍,恰好有数只白鹭落在对面。
有人让他就此作诗,他应声吟出此诗。

这首诗妙在第二联,白鹭自空中落下,好似雪片,白鹭之白与上苍之碧颜色搭配和谐,画面感极强。
而以雪喻鹭,则展现出奇妙的想象力,写出了白鹭晶莹的身姿。
才思敏捷若此,真令人惊叹。

△ 古代十大神童诗,你读过几首?

其二、

赋瓜子皮(12岁作) (清·龙铎)

玉芽已褪空余壳,纤手初抛乍有声。

莫道东陵无托意,中间黑白尽分明。

这是一首新奇的咏物诗,所咏之物是常见的瓜子皮,诗作奥妙又暗含深意。
作者是龙铎,其生卒年不详,听说他12岁时,有人让他即席赋诗,他挥笔立就。

△ 平凡瓜子也能写出深奥深厚感慨

诗的首联写嗑瓜子的动作声响,瓜子仁为“玉牙”,写出瓜子的洁白精细;而嗑瓜子人是纤手轻抛,写出动作轻盈。
最妙之处在于,诗虽写瓜子皮,却暗含深意。
东陵指秦人邵平在长安东所种之瓜,秦亡后,他隐居不仕,坚守气节。
故而作者拈出邵平的典故,写出瓜子虽俗却有寄托,它代表了忠贞之士黑白分明的节操,提高了整首诗的思想深度。

03:天才少女,写尽愁怨,细读动人心魄

其一、

宫词 (清·竹筠)

中官宣诏按新筝,玉指轻弹别恨声。

恰被东风吹散去,君王乍听未分明。

据《随园诗话》记载,此诗作者早卒,虽少年聪慧,却满腹愁绪,在去世之前将所写诗稿付之一炬,仅存此诗一首。

△ 一腔幽怨写入琴弦

这首诗写宫怨,刻画极其细腻真切。
想来诗中人被疏远冷落已久,天子宣诏又要她弹筝取乐,她就将一腔寂寞与幽怨都在曲中展露。
她希望天子能听出她的心声,但是溘然一阵风吹来,将筝音吹得缥缈模糊,君王乍听,又怎能知晓个中深意呢?

诗中之宫人,既希望天子明白她的心声,又怕他听懂而生气;既为天子听不分明而光彩,但又有点遗憾和落寞。
短短一首诗将宫人细腻繁芜的心情刻画殆尽,真是佳作。

△ 望月的孤独,在这首诗中

其二、

玩月(七岁作)(清·许宜瑛)

一种月团圆,照愁复照欢。

欢愁两不著,清影上阑干。

许权,字宜瑛,是江州进士崔念陵的妻子,她少年聪慧,多才多艺,能诗善画,并且刺绣很美。
她七岁时曾作此诗,其父亲看到这首诗后感叹说“诗是好诗,但也露出福薄命短之兆”。
后来她嫁给崔念陵,由于和婆婆不合,终极自缢身亡。
一代才女,喷鼻香消玉殒,可悲可叹。

△ 天才少女,喷鼻香消玉殒

一轮圆月,照在千家万户,有人悲切,有人喜悦。
但是月下的作者,脸上无悲无喜,只有孤独的身影斜映在栏杆上。
或喜或悲都是有感情,有活气之象,而月下的作者却彷佛没有感情,也没有活力,近似绝望孤独之象,难怪其父看到诗后以为是不祥之兆。

04:神童才思,想象奇特,细腻动人

其一、

初二夜月(明·苏神童)

三足金乌已敛形,且看兔魄一痕生。

嫦娥底事装扮烂,终夜娥眉画不成。

△ 天才少年的咏月诗

据记载,在明朝广东惠州有一男孩号称“苏神童”,他持续写了13首咏月诗。
只可惜,天不假年,他14岁就去世。

这首诗写初二月牙,太阳已经落山,月牙姗姗来迟,只有浅淡一痕斜挂天空。
作者因此展开想象,那月中嫦娥为何如此

以“娥眉”比月,本是平凡手腕,但作者见月牙而归咎于嫦娥画眉的慵

△ 月牙如钩,引人遐思

其二、

无题 (请·庄牧堂)

鬓云撩乱未曾梳,先向池边饲碧鱼。

露滴翠荷擎不定,戏分小妹当珍珠。

这首诗充满童趣,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和雅趣。
诗中少女清晨起来,头发纷乱也不梳洗,就急忙忙去池塘边喂鱼。
她看到清晨的露珠就荷叶上滚动闪亮,就轻轻地将荷叶折断,想要吧露珠当做珍珠给妹妹玩耍。
此诗是庄牧堂少年时所作,听说他柔弱而洒脱,聪慧而善诗,其作旖旎动人,从上诗可看出这点。

△ 露水荷叶,充满童趣

05:神奇少女的神奇诗篇,经历坎坷,诗作充满仙气儿

绝句 (清·柳依依)

归去虚空踏月行,五铢衣重白云轻。

自从饮得银河水,吐向毫端一色清。

这首诗的作者柳依依有传奇的经历。
她是一名乩仙,善于请神显灵,她自称是扬州人,但是到底何方人士却无人知晓。

△ 充满仙气的少女

十八岁时,她嫁给一个姓方的诗人,倒也夫妻和美。
但是不久却又被盗匪劫掳而去,她立志守节,义不受辱,绝食七天七夜水米未进。
后来盗匪钦佩她的勇气和毅力,就放她回家与丈夫团圆了。

由上文可知,此女确实有点神秘,又有些“道行”,看其诗也有些仙气儿。
诗中她自太空降落,御风而行,一袭白衣在云间穿梭,衣袂飘飘,白云悠悠。
自从喝了银河的仙水之后,写出的诗句也缥缈洒脱,自有一股清新之气。

△ 缥缈游仙

这首诗彷佛是游仙诗,也彷佛是在记述她被贼掳掠的经历,诗情浪漫缥缈,细读则有飘飘欲仙之感。

诸位朋友,本日哪首诗触动了你,来分享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