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考点

一、文学知识

1、《活板》选自《梦溪笔谈》,活板,便是活字版,板同“版”。

《梦溪笔谈》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七年级下册语文最最重要文言文活板考点

2、作者:沈括,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3、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余三大发明是炸药、指南针、造纸术。

4、毕昇是天下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其发明比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早四百多年。

5、写作背景

活板是与唐代的雕版比较较而言的一种印刷技能,这可以说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革命,《梦溪笔谈》的记载,是有关活字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宝贵史料。

二、考试重点字词句式

通假字

活板(“板”同“版”)

已后文籍皆为板本(“已”同“以”)

药稍镕(“镕”同“熔”)

若止印三二本(“止”同“只”)

文理有疏密(“文”同“纹”)

古今异义

有布衣毕昇(古义:平民。
今义:布衣服。
)

薄如钱唇(古义:边缘。
今义:嘴唇。
)

和纸灰之类冒之(古义:覆盖。
今义:向外透,往上升。
)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古义:模子。
今义:模范,榜样。
)

一板已自布字(古义:另自,其余。
今义:自己;从。
)

殊不沾污(古义:根本。
今义:不同,分外。
)

一词多义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介词,拿、用)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连词,表目的)

公亦以此自矜(介词,由于)《卖油翁》

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靠)

唐人尚未盛为之(动词,做)

已后文籍皆为板本(判断动词,是)

未为大略单纯(动词,算作、算是)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介词,被)

(板印书本(动词,印刷)

每字为一印(名词,字印)

已后文籍皆为板本(助词,同“以”)

一板已自布字(副词,已经)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介词,自从)

一板已自布字(副词,另自、其余)

其印自落(代词,自己)

持就火炀之(动词,靠近)

瞬息可就(动词,完成)

蒙乃始就学(动词,从事)《孙权劝学》

若止印三二本(连词,如果)

不若燔土(动词,如、比得上)

若屈伸呼吸(代词,你)《杞人忧天》

则以纸帖之(动词,标记)

每韵为一帖(名词,标签)《木兰诗》

对镜帖花黄(动词,同“贴”,粘贴)

更互用之(动词,交替、轮换)

(即更刮目相待(副词,另、其余)《孙权劝学》

火烧令坚(名词作状语,用火)

用讫再火令药镕(动词,烧)

有奇字素无备者(副词,平素)

可以调素琴(形容词,不加装饰的)《陋室铭》

词类活用

板印书本(名词作状语,用雕版)

火烧令坚(名词作状语,用火)

则以纸帖之(名词用作动词,标记)

木格贮之(名词作状语,用木格)

文言句式

被动句:其印为余群从所得(“为……所……”表被动)

省略句:火烧令坚[省略宾语“之”,即“火烧令(之)坚”]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省略介词“于”,即“则以一铁范置(于)铁板上”]

针言积累

一挥而就 瞬息可就(完成) 开阔如砥 字平如砥(磨刀石)

三、如何表示活字印刷书“活”的特点

内容

“活”的表示

简要解释

每字为一印

字印“活”

取用灵巧

密布字印

排版“活”

随时排用

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更互用之

印刷“活”

统筹用版,提高效率

每一字皆有数印

字印数目“活”

方便一版中多次涌现时利用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选用“活”

放在不同木格中,方便精准取用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做法“活’

随时可以弥补

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拆版“活”

灵巧拆版,重复利用

四、课文主题

本文以活字印刷术为解释工具,紧扣“活”这一特点来进行解释,详细先容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方法以及其优胜性,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