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父母便扮演着教诲子女的角色,在日常生活里见告孩子哪些事该当做,哪些事不应该做,更有为人父母者,将自己的人生聪慧,凝聚在一首首诗中。

第一紧张分享的是唐代墨客杜甫的《宗武生日》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

自从都会语,已伴老夫名。

这10首写给儿女的经典诗文句句都是人生哲理至亲之爱尽在诗中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丝毫就徐倾。

感悟:

这是一首送给孩子的生日诗歌,满满都是对小儿宗武的祝福:

希望他可以发扬写诗的家风,趁着年轻好好努力,熟读经典,不要荒废学业,到头来一事无成,到了七十岁心智还没有成熟。

读之不禁想起儿时父母的期许,他们孩子将来如飞鸟翱翔在天涯,有一份稳定的事情,却没有猜想到,孩子心中最想要的,大概是自由清闲,快快乐乐的生活。

第二首:北宋墨客苏轼的《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生平。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感悟:

天下皆希望子女天赋异禀,聪明绝顶,而苏轼却在始终说,所愿不过是希望我儿无病无灾,不要锋芒毕露,要懂得大智若愚这个道理。

大概是由于墨客自己刚刚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经历了人间间的冷暖,方知平凡才是人生的终极答案,才会为自己的儿子许下如此心愿吧。

第三首:宋代墨客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感悟:

这是一首父亲写给孩子的劝学诗。

此时生为人父的陆游,将他自己的人生履历写进诗里,见告他:

学习这件事,没有什么一挥而就的捷径,须要不断地积累,时时地领悟。
与此同时,实践带来的履历也非常必要,大略来说,便是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第四首:唐代墨客韦庄的《与小女》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感悟:

这是墨客写给小女儿的一首诗,记录了她小时候的日常生活,满满都是深深的父爱。
读之仿佛想起说到自己小时候的那些往事。

诗中的小女孩,刚听懂大人的话便有模有样学着讲话,由于太爱玩不可入睡,由于衣服上少了一些东西就哭个一直,像极了小时候一言不合就在床上打滚撒泼的自己。

第五首:辛弃疾的《西江月·以家事付儿曹,示之》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浦柳先衰。
而今何事最合适。
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进出。
乃翁依旧管些儿。
管竹管山管水。

感悟:

辛弃疾的这首示儿词,饱含了一个老父亲对孩子们的深切期待,让他们循规蹈矩,做个良好市民。

表面上,他已经对壮志未酬这件事释然了,可他究竟未能忘怀自己抗金的义务,这管竹、管山、管水的现实生活,不过是他痛楚内心的掩饰笼罩罢了。

第六首:宋代墨客陆游的《示儿》

去世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感悟:

这是一首令众人冲动万分的诀别诗,全诗所言,句句发自肺腑,动听至深。

传闻,直至晚年回到山阴老家,陆游心中最牵挂的依旧是国家大事,梦里想的还是收复山河即便是临终之时,爱国之士陆游还不忘叮嘱他的孩子,待到山河收复后,不要扫墓之时见告他这个好。

第七首:唐代墨客李商隐的《骄儿诗》(节选)

爷昔好读书,恳苦自著述。

干瘪欲四十,无肉畏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术。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感悟:

李商隐的这首《骄儿诗》,字里行间皆是对人生的无限仇恨,用他自己的失落败人生履历,见告孩子:

不要学习为父学了太多琐细的知识,而是要多学习司马穰苴的兵法与黄石传给张良的战术,节制赞助帝王的真本事。

父母便是这样,为了孩子少走弯路,总是苦口婆心,却大多不被理解。
直到撞破南墙,方知父母所言,皆是为了自己。

第八首:清代墨客郑燮的《为二女适袁氏者作》

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清风几笔兰。

感悟:

这是一首为女儿所作的题画诗。
如诗中所言,虽然为官多年,却依旧口袋空空,只有两袖清风,仅凭卖些字画坚持生活。
到了女儿嫁人之际,只能亲自为她画一幅春兰图代替嫁妆。

此礼虽轻,此情却深,每每读起,便为这位老父亲流露出的惭愧之意而动容。

第九首:东晋墨客陶渊明的《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感悟:

陶渊明的这首诗,仅用短短的七句,便把五个孩子骂了个遍,字字句句都是一个老父亲的无奈与自嘲。

五个儿子,要么太

事已至此,他只好饮酒一杯,安慰自己:

人生总要经历三个阶段,意识到父母的平庸,认识到自己的平庸,知道子女的平庸。

第十首:唐代墨客杜甫的《又示宗武》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感悟:

杜甫的这首诗,一如既往地包含了他对孩子的深远期待:

希望他不要被面前的繁华所迷惑,虚度光阴,而是要志存高远,专心诗文,饱学诗书,从而金榜题名。

父母便是这样,大多数时候,为了让孩子未来的路好走一些,可谓是挖空心思。

现在想来,父母所说的那些为你好而说的话,而做的事,大概并不一定对,却多是从他们有限的人生履历所得,大概永久不会赞许,却逐渐地能够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