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莲花不染尘,竟如止水静无波。在心静的状态下,去看天下的热闹,品味世事的鼓噪,也是如此美好!
来吧,“诗词生态苑”邀你一起品读古代文人的心静之诗,担保让你舒爽不止一“夏”哦!
《船夜援琴》
唐: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良朋,两耳是知音。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宁静的夜晚,明月倒映江中,拨动琴弦切切,将心沉着,欣赏着这份淡然宜人的景致。眼中是江水淼淼,心中是水波不兴。
《风入松·寿恕齐谢待制》
宋:陈允平
西清人住水云乡。心静日偏长。
闲中自乐壶天趣,笑尘凡、谁是羲皇。
垒嶂双溪争似,西湖雨色晴光。
碧龟巢处藕花喷鼻香。波影浸书床。
庭前一种红兰树,薰风又、吹长瑶芳。
竹外椿前舞采,柳边槐底鸣榼。
❤《幽窗小记》: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静看花开,静听心语,一晌贪欢,映着一份淡然的安谧,学会独自与心相守韶光的俏丽。
《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唐:李白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
借问久疏索,何如听讼时?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应念投沙客,空馀吊屈悲。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这该当是对阔别凡尘、逍遥自然的归隐生活最好的注脚。
❤白岩松说:而今诺大的中国,再难找到沉着的心灵。不平静,就不会幸福。沉着才是当今真正的奢侈品。
人间鼓噪,名来利往。面对暴躁的尘世,要学会让心灵安静。
《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唐:杜荀鹤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真正的贤者,专心于心灵的宁静。真正的心静,不是阔别鼓噪,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天下本不暴躁,暴躁的只是内心罢了。
《寄白阁默公》
贾岛
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
石室民气静,冰潭月影残。
微云分片灭,古木落薪干。
后夜谁闻磬,西峰绝顶寒。
❤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甚至远。
内心暴躁之时,就学学贾岛,在石室静以修身,看冰潭影残、微云分片,放下暴躁,心静自安。
《斋月静居》
唐:白居易
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
忽忽眼尘犹爱睡,些些口业尚夸诗。
❤扁鹊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患。
心情就像衣服,发霉了,洗洗,拿到阳光下晒晒。心静了,才能理性思考,万事看开。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明晰之。
民气本无染,心静自然清。
做一个安静细微之人,静如止水,于角落里清闲悄悄安顿,静看花开,静不雅观流水,静听风吹,静赏月明,如此这般,夏天的夏,便不再焦躁,心情犹如一池莲花,阳光下亭亭玉立,暗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