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城子孙永享牌坊。其系明廷为表彰第26代土司彭冀南率土兵抗倭有功而立。 余光龙 摄
永顺县药匠彭师长西席私人博物馆收藏的永顺土司兵当年用过的钩刀。
浙江嘉兴市王江泾大捷旧址。翟 非 供应
曾湘军
俞大猷(公元1503年-1579年),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抗倭名将,生平战功赫赫,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他的《咏海舟睡卒》诗为他在抗倭前哨察看军队时的所见所感,诗云:“日月双悬照九天,金塘山迥亦燕然。横戈息力潮头梦,锐气明朝破虏间。”作品想象士兵正枕着波涛进入梦乡,相信他们经由一夜的养精蓄锐,一定会在第二天奋勇杀敌、痛歼倭寇,字里行间流露出为将者对士卒的体恤,抒发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他生平至少三次率湘西土兵出征,还到过湘西带兵,是湘西土兵助他造诣了“锐气明朝破虏间”的梦想。
东南第一战功
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倭寇大肆侵扰浙东沿海,史称嘉靖大倭寇。明廷诏移广东都指挥佥事俞大猷为宁(波)台(州)参将,指挥浙东、苏南平倭,由于仓猝上阵,遭受败绩。
嘉靖三十三年三月,俞大猷与倭寇战于普陀山,遭敌伏击,吴举人等300余官兵阵亡,俞大猷因此戴罪督征。
四月,倭寇反攻袭击嘉兴,明军败北,阵亡千余人,都司周应祯等多名军官战去世。
六月,明军与倭寇战于王江泾,明军被击溃,署都指挥佥事夏光战去世。
八月,山东兵进攻倭寇途中中伏,溺水去世者千余人。
各路明军惨遭败绩,举国震荡。此时倭寇有两万之众,俞大猷初战失落利,恪守待援,总督张经敦促俞大猷出战,但俞大猷不为所动。
于是张经请调湘西土兵和广西狼兵赴援。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五月,永顺土司彭翼南统兵3000,其祖父致仕(退休)宣慰彭明辅统兵2000,其子守忠选杀手3000,保靖司彭荩臣率兵8000,至吴江县松江,一时大军云集,猛将如云。等到永顺、保靖的援兵到来后,俞大猷才出战。
俞大猷督彭翼南、彭明辅所率领的永顺土兵与广西瓦氏狼兵经平望向王江泾挺进,参将卢镗督彭荩臣、彭守忠所率领的保靖土兵由嘉兴向王江泾进军,命参将汤克宽带领朝廷水师中路诱敌,水陆三面夹攻,合而歼之。
保靖土兵遇敌于石塘湾,战之,倭寇兵败如山倒。王江泾会战,斩首倭贼两千余级,烧去世溺死的倭寇不计其数,仅王直等数百人逃回柘林。
此战湘西土兵居功至伟,但也付出了重大代价。永顺土官彭翘摸进敌营探听,不料被倭寇创造,被乱箭穿心,壮烈捐躯。永顺兵剿新场倭,倭故不出,田家洞(今古丈县断龙山镇)长官司主座土官田菑、田丰等争入,为贼所围,皆去世。保靖兵为所诱遽先入,保靖土千户向大年也想带兵前去领导,被彭荩臣及时呵阻。
俞大猷《正气堂集》称:“倭贼为永顺兵杀败,走回王江泾,被各兵图杀一千余功。永顺兵追至,尽灭之矣。此举成功,实由永顺之兵首破贼锋所致也。”
这场战斗是明代抗倭历史上首次大捷,号称东南第一战功,在明军东南抗倭全线溃退的形势下,意义非同平凡。战后嘉靖帝赐彭翼南、彭荩臣三品服、银币,授昭毅将军,加右参政,管理宣慰司事,赐彭明辅银两,赐守忠冠带。
浙西大捷
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俞大猷大破倭寇巨魁徐海,浙东的倭寇基本平定。但浙西宁波舟山的倭寇负隅顽抗,明军久攻不克,此时永顺土司彭翼南由于对总督胡宗宪将倭寇头目徐海的老婆王翠翘奖赏于自己不满,与保靖土司彭荩臣班师回湘西了。
详细过程是这样的。王翠翘,山东临淄人,出身贵族之家,因家道中落,被卖入青楼,仙颜、才艺双全,从而成为秦淮名妓。与柳如是、顾横波、李喷鼻香君等“秦淮八艳”比较,她的出生更具传奇色彩。她初嫁罗龙文,后倭寇入侵,罗龙文成功逃脱,但王翠翘被活捉,成为倭寇头目徐海的妻子,飘泊海上。不料她认贼作父,听说徐海很多抢劫行动就出自她的主张。沈家庄被包围的时候,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捐躯,胡宗宪派人给徐海送去招降信。王翠翘良心创造,力劝徐海归顺,并让徐海设计将陈东和麻叶等倭寇头目捆绑起来献给胡宗宪,徐海听了她的话,嘉靖三十五年八月,徐海入平湖城向胡宗宪请降。徐海虽然名义上归顺了,但数千倭寇屯于城外,不肯放下武装。八月二日至二十五日,彭翼南与归降的陈东夹击徐海部,经由激战,徐海投水而亡,王翠翘被俘。
倭乱平定,总督行辕照例要举办庆功宴,照例要歌舞助兴,王翠翘为主演,轻歌曼舞,赢得满堂叫好。彭翼南抗倭战功赫赫,也参加了这次聚会,坐在胡宗宪身边。由于彭翼南是抗倭的头等元勋,王翠翘与侍女绿珠也是他补救的,胡宗宪一时高兴,在宴席上决定将她们奖赏给彭翼南。如茅坤《纪剿徐海本末》载:“捷至,凯旋,督府供张辕门,以享诸参佐,令翘童谣而遍行酒。诸参佐皆起为督府寿。督府酒酣心动,亦握槊降阶,而与翘儿戏,夜深,席大乱。嫡督府颇悔夜来醉中事之,而以翘功高不忍杀之,乃以赐所调永顺酋长。”
徐海是大海盗,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灾害。如果说王翠翘被迫与徐海成为夫妻,还情有可原的话,而她助桀为虐,虽然末了悬崖勒马,但功不抵过,罪无可赦。彭翼南是个具有民族大义的人,认为将她奖赏给自己,是奇耻大辱。嘉靖朝内阁首辅徐阶为彭翼南撰写的墓志铭云:彭翼南“尝获贼中美姬,督臣以充赏,侯即沉之江,其不以骄贵而迩声色。”彭将王翠翘、绿珠二人沉入江底。为表示对胡宗宪的鄙视,彭翼南不顾总督行辕还拖欠所部粮饷,连夜拔营返程。
这样,俞大猷再一次势单力薄,处处捉襟见肘。眼见大好的抗倭形势有可能功亏一篑,于是明廷改调湖广麻寮千户所、大剌长官司、镇溪千户所、桑植司等地土兵。
麻寮千户所,为今湖北鹤峰县和湖南张家界慈利县地。
大剌长官司,在今湖南龙山县隆头一带。
镇溪千户所,为今吉首老城区。
桑植司,为今张家界市桑植县。
这些地方六千名土兵到了,俞大猷乘大雪天,四面环攻舟山,倭寇拼去世作战,杀去世身先士卒的土兵头目一名。湖广土兵同仇敌忾,一鼓作气冲上舟山,焚毁了仇敌栅栏,倭寇去世亡甚多,逃出来的也被歼灭,舟山倭寇被悉数
“敉平”。俞大猷以战功升任都督佥事,署都督同知。
须要交代的是彭翼南怒沉秦淮名妓王翠翘,深来岁夜义,表示湘西好男儿热血本色,是值得大歌特颂的。由于王翠翘姿色、才艺双全,她的故事在明末清初广泛流传,被写进许多很多文学作品中。明代有余怀的文言小说《王翠翘传》、冯梦龙《三刻拍案惊奇》、徐学谟《王翘儿》,等等。清康熙年间青心秀士将余怀的这篇故事内容扩大,改写为长达二十回的长篇普通口语小说《金云翘传》,在民间广为流传。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越南墨客阮攸神往中国传统文化,到南京游学。他寄寓南京近十年,将余怀的《王翠翘传》及青心秀士的《金云翘传》携回本国,改写为《金云翘传》,并搬上了越南舞台。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严明的爱国主题被忽略,热血男儿彭翼南被刻意隐去,代之以一个海盗与一个秦淮名妓喷鼻香艳的爱情故事,对王翠翘充满了同情,这是十分可悲的。
赴湘西带兵
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俞大猷歼灭倭寇四五千。但是胡宗宪暗地纵敌,使倭寇得以苟延残喘。御史李瑚为此弹劾胡宗宪,胡宗宪却将罪过推到俞大猷头上,嘉靖大怒,敕令逮捕俞大猷。嘉靖三十八年,俞大猷出狱,流放山西大同戴罪立功。时湘黔边区爆发苗民叛逆,川湖总督黄光升荐俞大猷为镇筸(今湘西凤凰)参将,旬日之间,削平五溪等三郡六县的叛乱。
参将,明行省总兵以下军事机构或武官,多设于要冲。嘉靖二十一年,都御史张岳总督湖广、川贵军事,设参将三员,曰黎平参将、郧阳参将、镇筸参将。镇筸参将,原驻麻阳,三十一年移居五寨司城,改五寨为镇筸。
嘉靖三十九年广东饶平张琏聚众陷城数十,军队由10万人发展至20万人,自称飞龙国天子,威震闽粤赣三省,次年俞大猷奉命征剿,离开湘西。
大破古田
明代的古田县,包括今广西永福、临桂、融安、鹿寨四县境,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瑶民黄朝猛、韦银豹率众作乱,一度攻占古田县城,势力深入义宁、雒容、永福、临桂、灵川、阳朔等县。韦银豹在古底后山建造金銮殿,自封莫一大王,提出口号:“独州立州,石笋立省,烂头立为校场岭”口号,决心与明廷一争天下。他们声东击西,避实就虚,与明廷时战时和,周旋长达五十余年,明廷一贯言听计从大患。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八月,他们再次攻入桂林城,劫会城银库,杀去世参政庶民表,并打击靖江王府。都御史吴桂芳遣古田守备卜祯、典史廖元持文抚谕。韦银豹不为困惑所动,抗命如故。
多年来湘西土司受朝廷调遣参加对他们的征剿。保靖土司参加征剿的有:
彭翰,弘治十八年正月统报效仆人一万名赴广西,历时半载,占领甚多。
彭虎臣,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五月受湖广军门令调广西征田州,至宾州,授冠带统兵。首先占领罗堡,擒斩王诏、韦赵向等。冲冒酷热,获沾暑疾,抱病抵田州,在攻打田州城战斗中阵亡,赠指挥佥事。
彭良臣,明嘉靖六年挥寰转战浔州(广西桂平),同年玄月初八日染病而卒。
彭养正,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冬,调征广西怀远,率土兵四千及报效仆人杀手一千九百名,于二年正月进抵独坡营,亲督把舍彭禹臣,分兵设伏,出奇制胜。
永顺土司参加征剿的有:
彭显英,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调征广西浔州大藤峡。
彭宗舜,随父征广西思恩,又征南宁、浔州,以功赐昭勇将军。
彭永年,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湖广、广西两巡抚调永顺兵征广西瑶,大破之。
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调江西按察使殷正茂巡抚广西,大征古田,他知诸瑶独畏永顺钩刀手及狼兵,乃檄三道兵数万人。时俞大猷为广西总兵官,平蛮将军,领永顺钩刀手在内的兵丁十四万,分七路进攻古田,连破数十巢。
韦银豹等退保潮水,潮水阵势非常高,俞大猷连续攻打了十多天没有攻陷,于是佯攻马浪,派参将王世科趁雨夜上山设伏,黎明时开始攻山,将其全部歼灭,斩首八千四百余,并生擒黄朝猛、韦银豹,俞大猷因功子孙世袭指挥佥事。
(稿源:湘西网-联络报)
(作者:曾湘军)
(编辑:孙莹)
本文来自【联络报-湘西网】,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