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传统的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去世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龙舟作为中华文明的一种载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人文。
龙舟不仅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联络、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和理念。

潇湘神·看龙舟

诗词鉴赏端午  看古诗词里的龙舟竞渡

宋-黄公绍

看龙舟。
看龙舟。
两堤未斗水悠悠。

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咏龙舟

宋-张劝

两岸大家开盛宴,飞来飞去如掣电。

明年文场角胜时,也如此日舟人战。

湖居杂兴

宋-白珽

龙舟晓发断桥西,别有轻舟两两随。

春色可人晴较稳,酒家争出柳梢旗。

寄郑维忠叶云叟诸友

宋-黄榦

村落村落箫鼓竞龙舟,萸菊岩前倚晚秋。

端午东湖不雅观竞渡

宋-黎廷瑞

记得当年年少时,兰汤浴罢试新衣。

三三五五垂杨底,守定龙舟看不归。

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

宋-余靖

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

家酿寄君须酩酊,古今嫌见独醒人。

春日湖上

宋-武衍

花外垂杨阅四朝,东风依旧绿条条。

当年盛事人犹说,二殿龙舟泊画桥。

戏和淳诗卷

宋-楼钥

山色蓝初染,湖光镜始磨。

竹梢轻坠雨,花片乱随波。

麈尾挥东晋,龙舟吊汨罗。

莫愁春易老,畅饮一春多。

颂古十七首

宋-释大不雅观

忽看龙舟压浪飞,鼓声敦促笛声悲。

锦标得手还轻放,转得头来事已非。

宫词

宋-杨皇后

绕堤翠柳忘尤草,夹岸红葵安石榴。

御水一沟清彻底,晚凉时泛小龙舟。

贺新郎·思远楼前路

宋-甄龙友

思远楼前路。

望平堤、十里湖光,画船无数。

绿盖盈盈红粉面,叶底荷花解语。

斗巧结、同心双缕。

尚有经年离去恨,一丝丝、总是相思处。

相见也,又重午。
清江往事传荆楚。

叹人情、千载如新,尚沉菰黍。

且尽尊前今日醉,谁肯独醒吊古。

泛几盏、菖蒲绿醑。

两两龙舟争竞渡,奈珠帘、暮卷西山雨。

看未足,怎归去。

元宫词

明-朱有燉

合喷鼻香殿倚翠峰头,太液波澄暑雨收。

两岸垂杨千百尺,荷花深处戏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