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

青旗卖酒,山那畔、

诗词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别有人家,

只消山水光中,

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

万千洒脱。

野鸟飞来,又是一样平常空隙。

却怪白鸥,觑着人、

欲下未下。

旧盟都在,新来莫是,

别有说话。

译文:

群山之巅云雾环抱,忽然间暴雨倾盆而下,只是一下子的工夫。
望向远方,斜阳映照下的树木更显幽远,这番景致,如何能用画笔全然描述出来呢?山脚下,青旗飘荡,那是一家酒家,山的另一边,还隐蔽着几户人家。
如此山水间,只需悄悄地享受这份宁静美好,无事烦忧,便能悠然度过全体夏天。

午后醉意渐醒,我身处松木窗棂、竹编门户的小屋中,感到万分的洒脱与清闲。
野外的鸟儿飞来,更添了几分闲适与宁静。
却怪那白鸥,它彷佛盯着我看,想要飞近却又犹豫未定。
我们之间的旧日情意依然深厚,但比来它是否有了别的想法,想要对我说些什么呢?

赏析: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
”开篇即以磅礴之势,将我们带入一幅伟大的自然画卷之中。
群山巍峨,云雾环抱,仿佛天地间最灵动的笔触,在瞬间勾勒出一幅幅变幻莫测的景致。
而“骤雨一霎儿价”,更因此“一霎儿”之短,凸显了夏日山雨之迅猛与无常,为这安谧的山林增长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
”雨过天晴,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夕阳的余晖洒在远处的树木上,金辉点点,美不胜收。
词人不由发出感慨:“风景怎生图画?”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惊叹,也是对画家难以捕捉这份变化多端之美的惋惜。

“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
”紧接着,词人笔锋一转,将我们的视线引向山脚下的青旗酒肆,以及那隐蔽在山那边的几户人家。
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更增长了几分人间烟火的气息,让人感想熏染到一种阔别尘嚣的宁静与安详。

“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词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愿在这山水间度过一个寂静无事的夏天的欲望。
这份超脱与淡泊,正是词民气坎天下的真实写照。

下片转写词人午醉醒来的情景。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洒脱。
”松木窗棂、竹编门户,这些自然元素的奥妙组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居住环境。
词人醉醒之后,面对如此景致,心中自是万千洒脱,无拘无束。

“野鸟飞来,又是一样平常空隙。
”野鸟的自由飞行,再次点染了这份闲适与宁静。
它们彷佛也在享受这份无拘无束的生活,与词民气灵相通,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
”词人笔锋再次迁移转变,以白鸥的迟疑不定为引子,引出了自己内心的奇妙变革。
白鸥本是隐逸生活的象征,词人却怪它“欲下未下”,彷佛是在讯问自己:是否真的乐意放弃世俗的统统,完备融入这山水之间?

“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这里的“旧盟”指的是词民气中对隐逸生活的神往与坚守,“新来莫是”则透露出一种疑虑与不安。
词人彷佛在思考:自己与白鸥之间的旧日盟约是否依然有效?还是比来有了什么新的变革或话语要传达给自己?这种繁芜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得词作的意境更加深远而耐人寻味。

综上所述,辛弃疾的这首《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更是一曲心灵之歌。
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述和内心情绪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神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对世事的深刻反思与感悟。

来源:公众年夜众号中华好诗词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