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们对情绪的抒发都须要借助一个引子。这个引子大多数韶光都是墨客所看到的自然景致。比如很多看到大雁南飞就会想抵家乡,看到梅花在冬天盛开就会想到自己的风致高洁等。
本日我们所分享的这首古诗和这些非常相似,由于这是南宋最著名的听雨宋词。虽然全文只有54个字,但是个中蕴含了长达60年的人生沧桑。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首宋词便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关于蒋捷这个词人,虽然直到本日对付他的人生经历都知之甚少,但并不妨碍他在南宋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首宋词便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全文从少年、壮年和老年三个不同的年事段,分别书写了听雨的感触,浸透了长达60年的人生感触。
看上去是他对自己全体的人生做了一个总结,实际上也在暗含着命运乖蹇、造化弄人的感慨,乃至在个中还渗透着家国情怀的阐述。
诗词一开始他写自己,“少年听雨歌楼上”,打开了影象的闸门。“红烛昏罗帐”,那一段光阴真的是纵情享乐,高枕而卧的生活。毕竟墨客20多岁的时候就中进士,大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没有情由在最美好的光阴当中就被愁绪笼罩。
但随后墨客,“壮年听雨客舟中”,人到中年之后,就开始了流落的生活,“歌楼上”已经成为迢遥的回顾。此时南宋王朝灭亡,墨客也只能以一个读书人的身份在江湖上流落。“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每一个字都带有着悲情,都在诉说着那一段人生的苦涩。
下篇一开始转到词人生活的现在。“而今听雨僧庐下”,“僧庐下”解释他已经识破了人生,识破了这个天下,选择了皈依,在超脱的境界当中回味生平。如今他已经是“鬓已星星也”,尝遍了所有的人生滋味,却也对人生悲欢离合有更为镇静的看待。
“悲欢离合总无情”,这是人生的常态,也是蒋捷对自己60年人生经历的感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末了的这几句是他人生的自画像。处境的萧索,心境的悲惨一览无余。国破家亡、江山易主、少年欢快、壮年仇恨,已经都如雨水般雨打风吹去。
此时的他已经心如止水,“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看上去是一种旷达的心态,但是回味人生余音袅袅,更像是欲说还休,也更凸显出他人到老年的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