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着禅机是一定的,而偶尔和众人开开玩笑,也是必不可少的,以是在高僧诗作中有不秒趣诗。当年明代的志明和尚,写下了首“春叫猫儿猫叫春,听他越叫越精神,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是句句令人捧腹,不得不说人家是当真敢说!
作为唐代三大诗僧之一,皎然与贯休、齐已齐名,并称唐代三大诗僧。这首诗名叫《春诗》,共8句40个字,句句用“春“字开头,共有8个“春“字,加上标题便是9个。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这首出神入化之作:
《春诗》
唐.皎然
春日绣衣轻,春台别有情。
春烟间草色,春鸟隔花声。
春树乱无次,春山遥得名。
东风正飘荡,春翁莫须斜。
这是一首同头诗,也便是每句都用同一个字开头,难度还是相称大的。墨客从春日,写到春台,再到春烟、春鸟、春树、春山、东风,末了到春翁,一共写了8件事情,看起来是平铺直叙,毫无联系的事物,但仔细剖析一下才知其高明之处。
一、二句春日里绣衣轻的是闺阁的女子,冬去春来女子们换上了春衣,站在春台上眺望。此时的她们面前自然是一片春意盎然,以是就有了“春台别有情“之说。有情的不是亭台,而是多情的春日女子。
三、四两句春烟和春鸟,则是女子在春台眺望到的别样春景。“春烟间草色“是山林间烟雾环抱,草色轻绿,在春烟中清新动人,这是写视觉的静景。”春鸟隔花声“是从听觉写动景,鸟儿在花丛间鸣叫,一声令人陶醉。墨客在这两句中用了两个动词,一个是”间“和个是”隔“,将春烟和草色,春鸟和花声奥妙地联系起来,可谓相称高明。
五、六两句由有条不紊变得有点儿怪。树枝得到了活气,繁茂地成长的,让远处的群山远远可见,这里的“名“通”明“。树枝的成长自有自然的规律,怎会是”乱无次“的呢,乱的不过是不雅观景女子的心绪而已。所衣妙龄少女哪个不怀春,墨客蕴藉道出。
末了两句是全诗最有趣的两句,特殊是末了5个字更是令人哭笑不得。“东风正飘荡“是春意在风中飘荡,和着花草,伴着鸟鸣,带着姑娘的少女心思,令民气醉。而醉了的不但是我们,还有在山林间春翁。老翁瞥见了站在春台上的女子,或者正瞧见了她含情的眼秋,然后有了在风中” 须斜“之举。
全诗无生平僻字,却令人回味无穷。墨客用绝美的景物描写,再加上诙谐的调侃,生动自然地将人物和景物领悟,给我们带来了一幅别样的山中春景图。这幅极有画面感的图,大家能想象出来吗?欢迎谈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