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寒露节气赏析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译文

凉风一动,万物凋零,一派萧索,惹动了墨客的心绪。
秋日池上,寒露节气,悄悄降临,露水凝集,带来了些许寒意。

虽然兰叶逐渐衰败,但是兰花却依旧洁白;虽然莲蓬残破不堪,但是荷叶却依旧青青。

秋池之上,一边是独立栖息的沙鹤,另一边却是双飞映照的水萤。

你要说“我”身处寥落之境吧,却也不完备是,寥落之中,却又透露着浓浓的秋意,犹如大梦初醒,大醉初醒,美不胜收。

注释

凄凄:形容寒凉或悲哀悲惨。

寥落:稀少而又冷落。

赏析

这是唐代墨客白居易的一首寒露诗。

寒露是一年中第一个带“寒”的节气,解释景象逐渐转寒,万物逐渐凋零。
同时,这也喻示着秋意渐浓,秋情渐深,此时池塘之上,呈现出一派萧索景象,颇具“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残缺意境之美。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首联是说,凉风一动,万物凋零,一派萧索,惹动了墨客的心绪。
秋日池上,寒露节气,悄悄降临,露水凝集,带来了些许寒意。
这是写“寒露之特点”。

“袅袅凉风动”,一个“凉”字,已透露出寒露节气的特点,不同于白露节气的诗意与浪漫,寒露节气更倾向于寒凉与萧瑟。
凉风一动,万物凋零,一派萧索,惹动了墨客的心绪。

“凄凄寒露零”,“凄凄”二字,言寒露节气,万物凋零,给人带来的一种视觉觉得。
一个“零”字,既交代了寒露节气的降临,又蕴含着“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感慨。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颔联是说,虽然兰叶逐渐衰败,但是兰花却依旧洁白;虽然莲蓬残破不堪,但是荷叶却依旧青青。
这是写“寒露之残缺美”。

“兰衰花始白”,虽然兰叶逐渐衰败,但兰花却依旧洁白。
衰败之中依旧透露出一份活气与希望。
悲观之中,依旧透露出一份乐不雅观来。
这里的“白”与下句的“青”,正将秋日最残酷的样子表现出来,非常动人。

什么叫“荷破叶犹青”,便是莲蓬已逐渐枯萎,显得残破不堪,但荷叶却依旧青色不改。
一方面写秋风的肃杀,一方面又透露出墨客乐不雅观的一壁。
只要秋日还没有完备拜别,就依然值得去深爱、去品味、去珍惜。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颈联是说,秋池之上,一边是独立栖息的沙鹤,另一边却是双飞映照的水萤。
这是写“寒露之静美”。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这两句对仗工致,意境幽美,从侧面描写了寒露节气的安谧与幽美。
如果说颔联是从植物角度来写寒露节气之美,那么此联则是从动物角度来写寒露节气之美。
独立栖息的沙鹤,双飞映照的水萤,构成了一幅唯美的寒露池上画卷。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尾联是说,你要说“我”身处寥落之境吧,却也不完备是,寥落之中,却又透露着浓浓的秋意,犹如大梦初醒,大醉初醒,美不胜收。
这是写“寒露之醉浓”。

“若为”,是退一步说,是对看得见景致的一种概括,表面上看是处在“寥落境”中,实际上呢,仔细从这些寥落之景中寻觅,不难找出那些动人的风景,值得留恋的瞬间,依然澎湃着的残缺之美。
它们难道还不值得再浮一大白吗?

寒露时节,让我们一起珍惜末了的秋光吧!
那些美正藏在无穷无尽的深秋里,等待我们的一场诗意之旅!

作者:严勇,文学硕士。
曾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发诗评近百篇。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
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散文集《读书旅行》、随笔集《风采泰州》。
揭橥文章千余篇。
现为报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