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大宋王朝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封建王朝。
虽然,它的统治者思想开明,尤其是在经济政策和文化政策上,相较于以前的统治者,显得非常明智前辈。
但是,在对外政策上,它的“懦弱”却一贯备受后世诟病。

赵宋王朝自开国起,就采纳用对辽、西夏、金的屈辱妥协来换取稳定的对外国策。
然而,其末了的结果却是,中原被占,两朝天子被俘,无数王室成员和公卿大臣或遭凌辱或遭杀害。
北宋灭亡,宋室南渡,这一教训却并未让南宋最高统治者复苏。

南宋天子自宋高宗开始,险些都不思规复中原,而是偏安杭州,建宫殿,修太庙,达官显宣、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壮大这“帝王之居”。
几十年中,杭州终如北宋的汴京,成了这班寄生虫们的安乐窝。

对此,很多有志文人纷纭拿起自己的笔墨,写下许多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作品,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愤慨。
个中,一位不有名墨客写下的一首墙头诗,仅28字,就把宋朝统治者骂得体无完肤,堪称宋史上最经典的骂人诗。
这首诗作也因此成名,有“千古一骂”之称,流传千年。
它便是宋代墨客林升的《题临安邸》。

宋史上最经典的骂人诗仅28字就把皇帝骂地体无完肤流传千年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这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
“墙头诗”顾名思义,便是写在墙壁上的诗作,一样平常为作者即兴而成,只有极少数比较经典的才能流传下来。
据《宋诗纪事》载,作者林升是宋孝宗淳熙年间临安一位普通士人,平生已无可考。
但是这首诗却非常经典,也让墨客在文史上留下了不灭的痕迹。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墨客捉住了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形象:华美的楼台和曼妙的歌舞,从空间的无限量与韶光的无休止两个方面,写尽了杭州的豪华奢迷和所谓的“承平气候”。
可是,在墨客笔下,这层层的楼台却令人不由地遐想到了殷封王的鹿台、楚王的章华台、吴王的馆娃宫和隋场帝的江都官。

此时,中原沦丧,国仇家恨还不知何时能报,可杭州城却一片歌舞升平,怎不令人酸心?这无休止的歌舞,更随意马虎令人想起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和唐明皇的《霓裳羽衣曲》。
于是便有了“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句。
这两句真是骂得高兴,骂地砭骨,字字扎人。

一个“熏”字极为真切。
那些西湖上的“游人”,大约醉生梦去世,全然忘却了曾经的痛楚和屈辱。
一个“熏”字,把这些人的醉梦之态写绝了。
这些醉生梦去世之徒,毫无忧患意识,忘乎以是,竟把杭州当成了沐州!
昔日沐京城内,巨宅别墅,秦楼楚馆,歌舞无虚日,终至朝廷倾覆;红男绿女,金银珠玉,尽入金人的囊中。

今日南渡的贵富之家,歌舞湖山,乐不思蜀,正蹈汴京失守的覆徹而不自知。
岂不可悲!
整首诗含蕴甚厚,愤慨极深,可以说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丑态骂得体无完肤。
穿越千年,这首诗对本日的中国人依然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无论何时,国仇家恨都不能忘却。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在此,感谢图片的供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