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9年的春天,由于受到永王李璘案的牵连,58岁的李白被朝廷流放夜郎。彼时年近花甲的大唐诗仙,心中的浪漫诗情或许仍未磨灭,但大半生的仕途不顺与晚年的流放,让他也再难畅快地“仰天算夜笑”或“呼儿换酒”了。
但彷佛彼苍也于心不忍,还是给予了些许眷顾。同年三月,李白流放途中取道四川,行至白帝城时,朝廷因关中大旱,宣告大赦天下,李白也因此重获了自由。
以是当他从白帝城乘舟离开,准备前往江陵时,心中仍惊喜未平,以为面前所见之景仿佛都能让民气境愉悦轻快。白帝城上空的云彩与两岸的猿啼在心中荡漾开来,远处绵延不断的山峰彷佛也无法阻挡这江水上飞驰而过的小舟。
如获新生的李白,便是于此情此景下,满怀激动地写下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一直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这首诗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也是关于白帝城的诗文中最出名的一首。
诗中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阵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墨客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各类恍如隔世。“彩云间”也是写清晨景致,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候,而墨客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候,怀着愉快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韶光之短作悬殊比拟。这里,奥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墨客“一日”而行“千里”的高兴,也模糊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犹如还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真切。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墨客说“啼不住”,是由于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瞥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线人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便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想熏染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墨客感到十分畅快和愉快。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墨客除了用猿声山影来陪衬,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墨客溯流而上时,不仅以为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墨客赴汤蹈火、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末了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履历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把墨客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利用夸年夜和奇想,写得流丽洒脱,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为所欲为,自然天成。明人杨慎曾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
李白的这首诗虽广为流传,但白帝城的名气却是早已有之,只是与之干系的故事里的主角,却不是个个都如李白这般幸运。
白帝城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西端入口。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原蜀郡太守公孙述趁此盘据蜀地,并于建武元年(25年)称帝。相传公孙述称帝后在奉节一山上筑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
然而公孙述的天子只做了十二年,便被东汉朝廷的大军清剿,其全族被诛,了局颇为悲惨。由于据蜀期间公孙述未施暴政,待百姓也不薄,以是在曾他去世后,当地人在白帝山上为其建白帝庙,以作祭拜。
当时的白帝城,只是在蜀地尚有名气,两百多年后才又在三国浊世广为人知。
公元222年,为报关羽之仇而对东吴发起夷陵之战的刘备,被东吴都督陆逊击败,兵退夔门之外,驻扎于白帝城附近的永安城,此后便一病不起。次年春,刘备病逝于永安城永安宫,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白帝城托孤的故事也就由此流传。
刘备去世后,白帝山上也逐渐建起了敬拜刘备的先主庙和敬拜诸葛亮的诸葛祠,因此也便有了“白帝城内无白帝,白帝庙祭刘先帝”的说法。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白帝城成为了古代易守难攻的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楚夺此地而得以西进,西汉公孙述据此地而盘据一方,蜀汉刘备退守白帝城托孤而汉室的……
南宋时又在此筑山城而抗御蒙元,故白帝城有镇守三峡、拱卫巴楚之称。宋元战役期间,白帝城为南宋“四舆”、川东“八柱”之一,与重庆城、合川钓鱼城、渝北多功城、南川龙崖城、泸州神臂城等,共同构建了南宋政权西线山城防御体系,明清期间,白帝城仍作为西南地区主要的军事堡垒沿用 。
在千百年来关于白帝城诗文中,虽以李白的这首最为出名,但也不是没有其他大家的足迹。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提及此地:“白帝城西有孤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即没,秋时方出。谚云:滟滪大如象,瞿唐不可上,滟滪大如马,瞿唐不可下。盖舟人以此为水候也 。”
而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著名墨客,也都曾登临白帝城,留下诗篇。故白帝城并非只有军事堡垒的厚重与沧桑,还有着被记录于诗歌中的多种风采。
本日,白帝城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是重庆奉节地区著名的历史名胜。或许两岸的猿声已难再寻,但天上的云彩依旧如千年前一样平常,逐日在白帝城上方变幻多姿;至于城外江面上各式“舟子”,也早已改换来去无数.
文章来源:诗词天下,版权归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不雅观点。
声明:如有侵权,造谣,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