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这是一首古体诗。《朗月行》自古有之,是古乐府的题目。唐人喜好旧瓶装新酒,拿古代的题目写自己的事儿。文学史上总说这叫“仿乐府”诗,说的便是这么个事儿。“行”是歌儿的意思,朗月便是明朗的玉轮。给明朗的玉轮作首歌儿,便是这个题目的意思。加了个古字,便是李白在提醒大家我是借古题发挥。
这种乐府诗每每比较长,我们的小学教材只节选了本首诗歌的前四句。
小时不!
识!
月!
呼作!
白!
玉!
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诗歌前两句接连涌现六个入声字,读起来轻快可爱。建议组织小朋友们读到这里每个字都一顿一顿地读,读出可爱的觉得。实在,李白便是想用前后的比拟营造出反差的冲击感。以是本首诗歌的后半部分大量写玉轮的不清晰,玉轮已经不值得一看,我对玉轮的失落望等等。这便是历代诗歌评论家一定要从本首诗歌中阐明出李白对付杨玉环的讽刺,对付安禄山叛变的预测的缘故原由了。我们如果不给一年级的孩子讲太多,也至少把这前四句的可爱讲出来。吟诵,入声字的轻巧短读可以很直不雅观地感想熏染到这份可爱。
诗歌押的韵字是大口型的字,按照平水韵来说叫“上平十四寒韵”,这个韵有大开大合的觉得,表达的感情也直白博大。以是读到这些韵字的时候要伸开大嘴,摇头晃脑。李白的意思是,我在诗歌开篇有多欢畅,我在诗歌的结尾就有多难受。本首诗歌结尾句是“惨恻摧心肝”,他难过得连心肝都被催断了。
我们难以给一年级的孩子讲清楚诗歌的比拟了,我们就带着他们把这前四句最可爱的一壁用吟诵表达得透彻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