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冷意寒寒的初冬里,
霜叶缤纷,冷风寒韵,
体会着冷彻心里的冷意!
在逐渐流逝的光阴里,
品尝着人生百态、欢快悲苦。
《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
唐 · 温庭筠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
满池塘,绿茎红艳两相乱。
肠断,水风凉。
诗词君:
这首词写清晨时的荷塘景致。前四句写波光荷影,露珠滴滴,绿茎红花,缭乱其间,清丽可爱。后两句写情,面对清凉的水风,神色悠然。
《子夜吴歌·冬歌》
唐 · 李白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诗词君:
明晨驿使就要出发,思妇们连夜为远征的丈夫赶制棉衣。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弗成,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衣服了。妾将裁制好的衣物寄向远方,几时才能到达边关临洮?
《蝶恋花·早行》
宋 ·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
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诗词君:
此诗描述情人辞家早行的全过程。上片写别前,下片写别时、别后。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全篇句句均由不同的画面组成,并合营以不同的声响。正是这样的完美组合,充分表现出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形象地表示出韶光的推移、场景的变换、人物的表情与动作的贯串。
全词情节完全,有环境,有人物,有动作,某些细节还写得十分生动真切,离去的痛楚和忧伤浸透全篇,言近而指远,词约而义丰,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受到赞誉。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宋 · 苏轼
昨夜秋风来万里。
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
梦销魂销,一枕相思泪。
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干瘪。
诗词君:
昨夜的秋风好似来自万里之外的家乡。玉轮攀上了寝息之所的帷帐,凉气透入人的衣袖。
在异域作客的我抱着被子愁得睡不着觉。更哪能忍受漏壶一滴滴的声音,加倍以为永夜漫漫。
寄居他乡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梦里醒来凄绝伤神,一觉醒来满面都是相思的泪水。衣带逐渐宽松,不为别的什么。只为新到的书信,又平添了许多干瘪。
《早冬》
唐 · 白居易
十月江南景象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诗词君:
这首诗是作者长庆三年在杭州时写的。江南的十月景象很好,冬天的景致像春天一样可爱。寒霜未冻去世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旧像初生的一样。寒樱不依时序,开出枝枝白花。
这个时候的我只倾慕饮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写出来江南初冬的暖意,十分让人憧憬。
《初冬夜饮》
唐 ·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诗词君:
“淮阳多病”是个典故,西汉汲黯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数被外放。在出任东海太守时,虽卧病不视事,而能大治。后又拜为淮阳太守,他流着泪对汉武帝说:“今病,力不能任郡事”,哀求留在京师,但遭谢绝。人以汲黯自比,正是暗示自己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斥出京的。
“偶求欢”的“欢”,指代酒,暗点诗题“饮”字,表明墨客愁思郁积,只好借酒浇愁。第二句进一步抒写作客他乡的失落意情怀。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更增迁徙之苦。
墨客罢酒辍饮,凭栏而立,但见朔风阵阵,暮雪纷纭,那阶下积雪象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时又不知将身在何处。
“明年谁此凭栏杆?”这一反问,凝聚着墨客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宅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是很能令人寻思。
《初冬小园旁观》
宋 · 张耒
独树翘寒色,闲云澹落晖。
新霜黄菊重,久雨翠梧稀。
暝雀鸣还啄,高乌定更飞。
敝貂犹故在,卒岁免无衣。
诗词君:
这首诗写了初冬时候的园中景致,天高云淡,园中的树木也显得分外萧疏。菊花还未开残,在霜雪之后也染上了一分霜色。
梧桐也未落尽,经由雨打风吹也几近凋残。群鸟未全归巢,但也没有了之前的活力。还好留有旧时的衣服,不至于在这寒冷的时令没有衣服穿。
《初冬早起寄梦得》
唐 · 白居易
起戴乌纱帽,行披白布裘。
炉温先暖酒,手冷未梳头。
早起烟霜白,初寒鸟雀愁。
诗成遣谁和,还是寄苏州。
诗词君:
初冬时候景象又更冷了一些,寄诗给远方的朋友,相互抚慰是一件温暖的事情。白居易初冬早起,穿着白色衣服,炉温手冷,屋外的烟霜和鸟雀所构成的寥落图景也随意马虎使人生出几分哀愁。这时候写首诗寄给朋友,大概是会得到些许抚慰吧。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清 · 纳兰性德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
判教散乱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诗词君:
夜风骤起,吹灭了摇荡的灯火,喷鼻香炉里的烟灰早就凉透了。一阵风将房间里唯一的光明和温暖,不由分辨地夺走了,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影子,伴着孤零零的词人。全词表达了词人对朋侪顾贞不雅观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当时出生的无奈,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