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鹅湖山下稻粱肥”,鹅湖山下的庄稼长势好,丰收在望。在这里,墨客用白描手腕写家乡庄稼的喜人势头,寥寥几字就从侧面陪衬出墨客的喜悦心情。当然,这份喜悦不单单属于墨客,更属于全体村落民。由于大家都知道,粮食是幸福生活的根本,眼看着就要丰收了,喜悦是掩蔽不住的。
“豚栅鸡栖半掩扉”,猪已归圈,鸡已回巢,家家户户的大门都半开半闭着。在村落庄里,韶光是不会精确到几分几秒的,家畜和家禽们的活动规律成了农夫们判断韶光的一大依据。这时,在墨客生活的村落庄里,猪和鸡都回家了,解释韶光已至薄暮。可是,家家户户的大门都半掩着,村落民们去哪里了呢?“半掩扉”一词写出了民风淳厚。
“桑柘影斜春社散”,夕阳西下,村落庄里的桑树和柘树的影子被拖得很长很长。直到这时,春社的庆祝活动才刚刚散场。桑树和柘树的叶子都可以养蚕,勤恳的村落民不仅仅在田地里耕种,更在家中养蚕缫丝。但这一天,村落民们却没有去劳作,由于这天是春社日,是敬拜地皮神的日子。在这一天,农夫们通过敬拜和欢宴,表达对减少自然磨难,得到丰收的良好祝愿。
“家家扶得醉人归”,春社庆祝活动结束之后,家家户户都有醉倒的人。于是,在夕阳的余辉中,这些醉倒的农夫被家人搀扶着回家。墨客不直接写庆祝春社日的热闹场面,而是选取庆祝结束后的这样一个镜头,通过写醉人之多,来暗示庆祝活动的热闹非凡。正由于丰收在望,农夫们心情畅快,才会开怀畅饮,不觉贪杯而醉倒,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丰收的喜悦。
《管子.牧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根本,在这首《社日》中,如果村落民们过不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怎会去庆祝春社日呢?实在,淳厚的村落民对生活的哀求并不多,粮食、鸡豚、桑蚕就足以让他们大家喜笑颜开,家家安居乐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