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①。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秋色满苍梧。
[解释]
这首诗是晁衡返国后,李白误听晁衡葬身海中,思念而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晁衡怀念的心情。
[注释]
①蓬壶:通往蓬莱的路。
晚泊无棣沟
[唐]刘长卿
无棣何年邑①,长城②接楚关。
河道星宿海,云近马谷山③。
僧寺白云外,人家绿渚间。
晚来潮风满,处处落帆还④。
[解释]该诗见《盐山县志》艺文篇。
刘长卿,唐代著名墨客,河间府人,据考,徐福千童东渡起航于千童城,沿古黄河入海。公元三世纪黄河入海口南移至滨州地,黄河古道废河为沟,由于从古无棣邑前(现盐山县古城赵村落)和古无棣山(现大山)北通过,故取名无棣沟。唐时,仍是华北平原通海的主要水道。
[注释]
①无棣邑,在现盐山县境内古城赵村落,汉高城县旧址。周为齐国北境重镇。《春秋传》“齐伐楚,管仲言曰,赐我先君履,北至於无棣\公众。所指“无棣\公众即此。
②长城。指齐长城,即齐堤,在古无棣邑南,是周朝齐国北境界堤,逶迤通向楚,故有“接楚关\公众之说,现盐山境内常金村落南东西方向遗迹明显,仍高约四米,《盐山县志》有“古堤烟柳\"大众为盐山一景。明、祁凤有诗曰“万里平堤何代荒,空留烟霭销垂杨。纤腰婀娜风丝乱,瘦影飘飘雪练长。翡翠暗藏莺眼鯇,鹅黄睛弄絮颠狂。夕阳映处苍苍色,枉使行人断寸肠。
③马谷山,即山东无棣县中的大山,隋以前从属高城县(盐山县前身)。此山在春秋时谓无棣山,战国秦汉时为碣石山,晋、魏隋谓盐山,唐、宋、元谓马谷山,明清至今谓大山。无棣沟在此山北入海。夜晚,站在马谷山上,故有“河通星宿海,运近马谷山\"大众之说。
④由于唐时,无棣沟仍是冀东主要水道,航运代价很高,其入海口,是主要的海港,故有“晚来潮正满,处处落帆还\公众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