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
——唐代:李郢《南池》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雅观看音乐演出,是人越多越有乐趣。如果只有一个人不雅观看,纵使演出再怎么精彩,也难免不免有太生僻之嫌。演出是那样,无足怪,而对付钓鱼来说,一个人垂钓,又哪有一家子都参与,来得更欢畅,那才是世间罕见的乐趣。
说到垂钓,常日都是一个人的事情,一个人在水边把着钓竿,可以悄悄地待上一天,如姜太公、严子陵那样喜好安静、阔别尘嚣的隐士所独占的乐趣。一群人一起参与垂钓,那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情,然而我却在李郢的这首《南池》诗里却读到了。
这首诗里描写一家人欢畅地垂钓的环境。韶光是早上,日出才两根竹竿那么高,地点是南池,人物则是一家三口。儿子在弄鱼饵,妈妈在搓钓丝,爸爸则是在一旁愉快地喝着酒。他们一边钓鱼,一边欢笑着,其乐融融。钓鱼为乐,还备有野餐,像极了今日一家三口在外嬉戏的环境。
一家人愉快地在一起,钓不在鱼,欢快开怀,真的好生令人倾慕。这种欢快与杜甫《江村落》中“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环境颇相似。个中的乐趣,真非姜太公、严子陵那类人所能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