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湖景》
宋•苏轼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
会看光满万家楼。
记取他年扶病入西州。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
只将菱角与鸡头。
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注释】
青葑fèng:指葑田。
葑,即菰根,也称茭白根。①《晋书·毛璩传》:“四面湖泽,皆是菰葑。”②何超《晋书音义》卷下引《珠丛》:“菰草丛生,其根盘结,名曰葑。”③傅斡《注坡词》注:“今江东有葑田。公时请修西湖,大开水利。”
新渠:新开出的水渠。此指东坡任杭州太守后所疏通的茅山河和蓄泄湖水的盐桥河。
碧流:绿水。① 唐 孟浩然 《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诗:“洲势逶迤遶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 ②后蜀 顾敻 《河传》词:“碧流纹细,緑杨丝輭。” ③宋 苏轼 《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
会:〔副〕适值,适逢。
记取:记住;记得。① 唐 王諲 《十五夜不雅观灯》诗:“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应须尽记取,説向不来人。” ②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少饮酒,省游戏,记取奴言语,必登高第。”
他年:这里犹言将来,往后。①《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主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②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扶病:支撑病体。亦指带病事情或行动。①《礼记·问丧》:“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 ②唐 包佶 《答窦拾遗卧病见寄》诗:“今春扶病移沧海,几度承恩对白光。”
西州:这里是古城名。 东晋 置,为 扬州 刺史治所。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 晋 谢安 去世后, 羊昙 醉至 西州 门,恸哭而去,即此处。事见《晋书·谢安传》。后遂用为典实。 ①唐 温庭筠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诗:“ 西州 城外花千树,尽是 羊曇 醉后春。” ②宋 苏轼 《日日出东门》诗:“何事 羊公子 ,不肯过 西州 。”
佳节连梅雨:谓端午节期间适遇连绵梅雨景象。
佳节,美好的节日。本诗指端午节。① 唐 王维 《玄月九日忆山中兄弟》诗:“独在异域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宋 苏轼 《端午游真如》诗:“今年匹马来,佳节昼夜数。”
梅雨,指初夏产生在 江 淮 流域持续较长的阴雨景象。因市价梅子黄熟,故亦称黄梅天。此时令空气长期湿润,器物易霉,故又称霉雨。①《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汉 应劭 《风尚通》:“五月有落梅风, 江 淮 以为信风。又有霜霪,号为梅雨,沾衣服皆败黦。” ②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
叶舟:小船。谓舟形像一树叶的样子。① 隋 薛道衡 《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诗:“叶舟旦旦浮,惊波夜夜流。” ②唐 张乔 《渔者》诗:“首戴圆荷髮不梳,叶舟为宅水为居。” ③宋 苏轼 《入峡》诗:“叶舟轻远泝,大浪固尝諳。”
将:〔动〕这里指取、拿。
菱角:菱的果实。亦指菱。①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九四:“宫殿寂寞人不见,碧花菱角满潭秋。” ②宋 王安石 《斜径》诗:“草头蛺蝶黄花晚,菱角蜻蜓翠蔓深。”
鸡头:也称“芡实”,俗名鸡头。多年生水生草本,全株有刺。种子球形,玄色,称“鸡头米”,可供食用、药用或酿酒。
月明:这里指月光明朗。 ①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②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千顷:百亩为顷。千顷,极言其广阔。①《淮南子·说林训》:“平凡之谿,灌千顷之泽。” ②唐 韩愈 《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顷秋波浄,平铺红云盖明镜。” ③明 陈所闻 《中秋同齐王孙瑞堂春堂虎丘坐月》曲:“望白云千顷,野鹤翱翔。”
一时:这里指同时,一齐。①《晋书·李矩传》:“ 矩 曰:‘俱是国家臣妾,焉有彼此!
’乃一时遣之。” ②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待授官之后, 文举 与小姐一时回家。”
【译文】
从古岸上开挖出青葑下的湖泥,在新渠里流淌着葡萄色的绿酒。您会看到:湖光映满万家画楼。请记住:往后带病坚持事情,入西州。
端阳佳节承接在梅雨之后,我的余生寄托于一叶小舟恰好把菱角与鸡头,还有月明时的千顷西湖,同时保留。
#古诗词日历# #古诗词# #一起来背古诗词# #每天古诗词#
#秋日生活打卡季# #秋日随记# #诗歌图释欣赏# #诗歌图释欣赏#
#今日诗歌分享# #逐日更新诗词##每天分享古诗# #分享古诗鉴赏# #逐日诗句鉴赏# #好诗荐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