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像苏东坡一样,永劫光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遥望打量,彷佛一时不知何去何从。
这时候他容身不前,茫然四顾。
这是从他留下的笔墨中所感想熏染到的。
当然他偶尔也会以为自己来路不清,归路不定,“为何而来、因何而去”的问题,对他来说也同样存在。

苏东坡一贯在设问和寻觅,以为自己彷佛是一个假设、一个符号、一个供神灵和他人测试的标本、一个被莫名的力量遣使的游魂。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临江仙·送王缄》)“吾生如寄耳,初不择所适。
”(《过淮》)“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特殊是那些唱和陶渊明的拟古诗,更有一种张望的觉得。
这种神态是墨客笔墨中留下的,也是匆匆旅途中给人的印象。
而他那过人的乐不雅观,就掺杂在这样的间隙之中。

摘自 | 《领导文萃》2021年7月下

稿件来源 | 《新民》

笔记|苏东坡的不雅望和走神

本文作者 | 张炜

任务编辑 | 芜影

微信编辑 | 笺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