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诗人。
《从军行》是乐府诗的旧题,唐初北方时有抗击突厥的战役发生,这首诗写的便是这方面的战事。诗文在极其短小的篇幅中,不仅表现了战斗场面和沙场氛围,而且写出了主人公参战的全过程。以是能做到这一点,紧张是作者能利用虚实结合的手段来创造意境。
也便是说,墨客捉住了这场战役中某些具有范例意义的事物,对它们作真切、生动的描写,再借助某种暗示去引发读者的想象或遐想。如诗中只捉住了富有特色性的烽火,来显示战事的发生,可是我们却可以由此想象出情形紧迫、民气浮动等各类情景。
在雪暗两句中,雪、旗画、风、鼓声都是实写的物象,如果把这几处刻画伶仃起来看,是不可能组合成一幅意境深远的艺术画面的。现在墨客借助于这些实写物象的暗示浸染,让读者展开遐想,在实写物象的勾引、启迪下去创造一个虚写的境界。
这个虚写的境界是存在于实写的物象之外的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这个空间是在上述物象刻画的根本上形成的,但由于已经由鉴赏者的再创造,它的内涵要比原来的物象丰富得多。譬如我们经由遐想或想象,可能会从雪暗和风多的暗示中感想熏染到北国的寒冷、战地的苍凉、征成的艰辛。
从凋旗画和杂鼓声的形象中,可能会想象出当时双方征战的激烈、残酷,战役场面的声势浩大。这类通情达理的想象丰富了所构成的意境所展示的那个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