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被鸭子盘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与长天相映成辉。芳草萋萋鹤鸣九皋,芳草萋萋,九个水滩上鹤声洪亮。
水鸟栖息的地方总是充满活气,如果没有一片纯净之地,何来高雅之士的居住之所呢?皋,一个饱含诗意的字眼,却鲜为人知。
它又是如何从远古走来,又承载着若何的文化内涵?
一、字形演化:
见证岁月流转
皋,上古期间即已存在。
甲骨文中的34;皋",像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其形态酷似仙鹤。
到了金文,字形略有变革,鸟的形态更加抽象,似一个人伏地而立。
小篆中的"皋"字基本定型,形似水边的芦苇丛。
楷书中的"皋"由"白"和"戈"构成,"白"表示光明,而"戈"则象征着守卫。
综合来看,皋字的字形演化反响了先民们对水鸟栖息地的神往和守护。
二、字义阐明:
一字多义,引申无穷
皋,本义指水边的高地。
《说文解字》中说:"皋,水渚也。"皋即洲渚,是河流中的沙洲。由于这些高地常有芦苇丛生,水鸟栖息,因此皋又引申为美好的地方。如"鹤鸣九皋",指仙鹤长鸣于河滩之上,是一种幽美的意象。
后来,皋又引申为官名。
如"皋比",指管理渔猎的官员。
而"皋雒",则是对周朝都城镐京的美称。
三、古诗飨宴:
意象高远,韵味悠长
皋字常涌如今古诗词中,构建起幽美的意境。
李白在《古风》其一中写道:"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悲惨蜀故妓,来舞魏宫歌。"诗中的"江湖"二字,与"皋"意义附近,都指代美好的水边之地。
而诗圣杜甫在《登高》中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点明市价秋季,又用"滚滚"二字真切地描述出长江水的奔流不息,与皋的字义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精确读音:
皋,读作gāo,阴平。
常见错读为ge,要多加留神。
与"皋"同音的字有"高""糕""睾"等。
有些读者可能迷惑皋和臯是不是一个字。
实在,皋和臯虽然音同,但字形和字义均有所不同。
臯,本义是天空的气候,引申为美好、吉祥的意思。
"鹤鸣九皋"要读作"hè míng jiǔ gāo",读错字音会影响诗句的韵律美感。
五、文化内涵:
高洁情怀,河岳襟怀
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古人常用"鹤鸣九皋"来比喻高士的超然物外、不同流俗的高洁情怀。
《庄子·逍遥游》中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皋美、鹤雅,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求索先贤笔真个皋,我们能窥见古人渴慕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一斑。
皋之以是成为美好事物的代名词,不仅源于它清新秀美的自然风光,更主要的是,先民们将崇高的精神寄托个中。
皋虽为沙洲,却肚量胸襟河岳;皋常与鹤结缘,正是由于皋美如瑶池,况淡泊明志。
六、结语:
皋兮皋兮,引世起行。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皋之所在,正是知者乐水之所在。无论是孔子心中的水,还是庄子笔下的皋,都指向一种超然物外、安分守己的生命状态。
皋之美令人神往,而皋之意亦发人深省。
愿我们在纷繁繁芜的尘世中,也能像古人一样,在皋中重逢生命的真谛,在朝夕日常里体悟生命的大美。
皋兮皋兮,美哉洵兮。
让我们从一个小小的皋字中,走进博大精湛的汉字文化,在传统经典的熏陶下涵养气质、提升格局。
江河万古流,皋阿常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