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琤然一叶,天下知秋。
——辛弃疾《满庭芳·和昌父》
当那第一片落叶悄然响起清脆的音响,世间万物仿佛都感想熏染到了秋意的初临。
2、
春山好处,空翠烟霏。
——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春天里最妙之处在于那满山翠色在烟雾环抱中若隐若现,如梦似幻,令人陶醉于自然之美。
3、
月下心飞,风前骨醉。
——王质《笛家弄(水际闲行)》
在皎洁月光下,思绪如鸿飞九天;清风吹拂之际,仿佛骨髓都沉浸于无边的陶醉。
4、
迟日催花,淡云阁雨。
——陈亮《水龙吟·春恨》
春日的阳光温暖而缓慢地敦促着花朵绽放,淡淡的云层暂时收起了雨水,呈现出一幅宁静妖冶的春景。
5、
一帘疏影,月在花梢。
——朱雍《忆秦娥·风萧萧》
窗帘轻轻拉开,稀疏的树影婆娑映照;月光恰好栖息在枝头绽放的花朵上,如诗如画,映渲染宁静而美好的夜色。
6、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
——姜燮《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盛开的莲花飘落粉色花瓣,稀疏的梧桐树下新绿随风摇荡,勾勒出一幅夏末秋初时令交替的画面。
7、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
——毛滂《踏莎行·元夕》
冬雪覆盖之下,人们探求春的踪迹;灯火通明之际,延长了日间的欢愉,生动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神往与追求。
8、
雨叶吟蝉,露草流萤。
——王沂孙《金盏子》
雨滴敲击叶片犹如蝉鸣般悦耳,晶莹露珠点缀的草丛间,流萤穿梭其间,构成了诗意盎然的夏夜景象。
9、
雾失落楼台,月迷津渡。
——秦不雅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浓雾弥漫,掩蔽了高耸的楼台;月光朦胧,迷失落了渡口的方向,描述了一幅充满神秘感的夜色水景。
10、
汀花雨细,水树风闲。
——仲殊《诉衷情·建康》
水边小洲上的花朵在蒙蒙小雨中更加娇艳欲滴,水面倒映的树木在和煦微风中悠然自得,展现了江南水乡宁静而柔美的风情。
11、
一帘疏影,月在花梢。
——朱雍《忆秦娥》
透过稀疏的帘影,皎洁的月光恰好洒落在绽放的花枝顶端,营造出宁静而优雅的夜色画卷。
12、
一春幽梦,与君相续。
——赵彦端《秦楼月(咏睡喷鼻香)》
全体春天的悠远梦境,宛如绵长的丝线,与你的心绪牢牢相连,延续不断。
13、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
——刘克庄《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
光阴如流星般迅疾划过,岁月犹如奔跑的兔子般须臾即逝,喻示着生命的短暂和韶光的宝贵。
14、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
——吴文英《踏莎行·润玉笼绡》
午后小憩恍若穿越千山万水,醒来时创造窗影仅移动一线,感叹梦中畅游天地之广与现实瞬间交替的落差之美。
15、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昔日的朋友如今身在何处?只见到烟波浩渺的水面,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深邃深挚怀念与顾虑。
16、
顷刻吹散,生平愁绝。
——刘克庄《忆秦娥》
霎光阴的风吹散了面前的美好,却带来了生平难以释怀的悲愁极致。
17、
客亭杨柳,不禁攀折。
——刘克庄《忆秦娥》
旅途中驿站旁的杨柳枝条低垂,彷佛在诉说着离去的伤感,让人忍不住想去轻抚或攀折以寄情思。
18、
养蚕景象,采茶时节。
——刘克庄《忆秦娥(暮春)》
正值适宜养蚕的好景象,也是采摘新茶的最佳季候,描述了江南田园诗意的生活画卷。
19、
宝灯月满,欢连清书。
——赵彦端《水龙吟》
通亮的华灯与圆满的明月交相照映,与亲朋好友共享此景,笔墨间流淌出欢畅与清新交织的情绪。
20、
绣被薰喷鼻香,蓬窗听雨。
——杨无咎《永遇乐》
细腻精美的绣花被褥散发着淡淡的熏喷鼻香,倚坐于简陋的蓬窗之下聆听雨打芭蕉,营造出一种安谧而深远的意境,独享生活的恬淡与闲适。
21、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
——姜燮《念奴娇·闹红一舸》
清凉的晚风拂过碧绿的叶子,犹如为佳人卸去酒后的微醺,其美颜更显清新脱俗。
22、
海棠铺绣,梨花飘雪。
——蔡伸《柳梢青》
海棠花簇拥盛开似锦绣般残酷,梨花瓣片片飘落犹如轻盈雪花漫天,两者交织描述出一幅春日繁花胜雪的奇妙景象。
23、
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贺铸《眼儿媚》
寥寥两行新雁飞过长空,与那江面上独行的一叶扁舟遥相呼应,借以传达离去时的孤独与前行的决心。
24、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
——王雱《眼儿媚》
尚未经雨水洗礼的海棠花娇艳欲滴,梨花却已迫不及待地绽放如雪,展示着春天里百花争艳的独特韵律。
25、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贺铸《青玉案》
无垠的野外上绿草如烟,整座城市则被漫天飞舞的柳絮笼罩,寓言着春末夏初时节的生命发达与万物更新。
26、
生喷鼻香熏袖,活火分茶。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新鲜的喷鼻香气薰染衣袖,炉中炭火跳跃,恰到好处地烹煮着茶水,此景细腻捕捉了生活雅趣中的少焉闲适和文人墨客的精细品位。
27、
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阮阅《眼儿媚·楼上薄暮杏花寒》
秋日的湖水明净如镜,倒映着远方若有若无的淡淡春山,宛如佳人的双眸清澈通亮,寓意深邃且引人遐思。
28、
转头万里,故人长绝。
——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转身回望那迢迢万里的归途,昔日石友的身影已永久消逝在路的尽头,抒发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尽悲痛。
29、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皎洁的玉轮将光芒洒向大地,通亮的银河倒映个中,犹如天地间共享一轮明月,一同映照着湖面,展现出壮丽宁静、超凡脱俗的自然之美。
30、
半窗斜月,一枕余喷鼻香。
——蔡伸《风骚子》
透过半开的窗户洒进屋内的斜月光辉,与枕畔残留的那一缕清香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寄寓着对往昔美好光阴的深深眷恋。
31、
寒威日晚,岁华将暮。
——周邦彦《黄鹂绕碧树》
冬日的寒冷与傍晚时分交织,一年的光阴也即将步入尾声,岁月流转的痕迹在寒冷的日暮中显得尤为深刻,营造出一种安谧而苍凉的时空画面。
32、
弹指太息,浮云几何。
——苏轼《和陶停云四首》
瞬息之间,世间万象如浮云般变幻无常,令人轻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以此表达对生命流逝和人生哲理的深深感慨。
33、
庭上薄暮,月冷阑干。
——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庭院中薄暮降临,冷冷的月光照亮了栏杆,这富有诗意的画面通报了深深的孤独感和哀婉感情,仿佛将人引入一个寂静凄美的梦境。
34、
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张抡《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寥寥几盏灯火在寒冷的夜晚闪烁,伴随着几声归雁的啼鸣,既勾勒出一幅寂寥空旷的夜景,又寓示了游子思归的深深期盼和离愁别绪。
35、
飞霜满院,璧月沈缸。
——蔡伸《极相思》
霜花洒满庭院,皎洁如玉璧的玉轮沉醉在深深的酒瓮之中,象征着寒夜寂寥与岁月流转间的沧桑与沉静之美。
36、
一汀鸥鹭,半帆烟雨。
——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一片水泽之中鸥鹭悠然栖息,远处船只半隐半现在蒙蒙烟雨之中,这场景宛如一幅动静结合的水墨画,寄寓着墨客对自由与远方的神往。
37、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范仲淹《岳阳楼记》
辽阔的天空中烟雾散尽,皎洁的月光洒满数千里的大地,呈现了一种开阔壮不雅观、豁达爽朗的意境,让人感想熏染到宇宙间的浩渺与宁静。
38、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
——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
手握竹竿垂钓于月白风清下,身披蓑衣行走在烟雨蒙蒙中,此句以诗意的办法展现了渔翁独享山水之乐的生活情境,表示出简朴生活的超脱与逍遥。
39、
花市无尘,豪门如绣。
——毛滂《踏莎行·元夕》
繁华的花市清洁无尘,富朱紫家的大门犹如锦绣般华美。这句诗用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幅元宵佳节夜晚热闹而富丽的景象,寓含着对盛世繁华的赞颂与神往。
40、
葡萄涨绿,半空烟雨。
——叶梦得《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葡萄藤蔓茂盛,新叶翠绿欲滴,半空中弥漫着小雨薄雾,犹如一幅生动细腻的江南春景图,暗示生命力勃发的同时,也透出一丝丝迷蒙与惆怅。
41、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
——毛滂《踏莎行·元夕》
在皑皑白雪之下探寻春天的踪迹,以灯火照亮漫漫永夜延续日间的美好。此句生动描述了人们不畏寒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和不懈努力。
42、
同云淡淡,微月昏昏。
——陈允平《柳梢青·藓迹苔痕》
天边厚厚的云层带着淡淡的色调,微弱的月光朦胧不明,描述了一幅夜晚恬淡而又略带忧郁的天空画卷,寓意着难以言表的心境和难以捉摸的命运轨迹。
43、
流萤乱扑,扇底微照。
——陈允平《霜叶飞》
飞舞的萤火虫骚动地扑闪,借扇面微微透出的光亮映照彼此。此句将夏日夜晚的灵动景致诗意化,暗喻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却能带来少焉宁静与光明的美好瞬间。
44、
何人无事,宴坐空山。
——苏轼《行喷鼻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
有谁能够超脱世事,在空寂的山中静心冥想?墨客通过此句表达对闲适淡泊生活的神往,以及对自然与内心和谐共处的人生哲理的思考。
45、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
——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碧蓝的大海沉着无澜,通往瑶池的瑶池之路清晰可见。这句话寓言人生可以达到心境如海般深邃宁静,并指向空想彼岸的道路是存在的,寓意人生的修行与探索。
46、
云山青青,风泉冷冷。
——释文珦《閒中吟》
云雾环抱的青山翠绿欲滴,清风吹拂下的泉水泠泠作响。这句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致传达出清新幽远的气息,表示了墨客寄情山水、宁静得意的心境。
47、
冰雪襟怀,琉璃天下。
——黄升《酹江月·夜凉》
胸中秉持着冰雪般的纯净高洁,面前的天下宛如晶莹剔透的琉璃。此句赞颂了人格高尚、心灵纯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描述了一个澄明清澈、如梦似幻的空想天下。
48、
青山虽好,朱颜难驻。
——秦不雅观《钗头凤》
只管青山秀美常在,但人的红润容颜究竟无法永葆青春。此诗句表达了岁月无情、光阴易逝的人生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勿忘生命的短暂与宝贵。
49、
一洲烟草,满川云树。
——秦不雅观《钗头凤》
一片洲渚之上草木繁茂,满眼河流两岸云雾环抱树木葱郁。这句诗展现出江南水乡烟波浩渺的美景,同时蕴含了墨客对付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变幻无穷的深刻体悟。
50、
小窗坐地,侧听檐声。
——辛弃疾《行喷鼻香子·三山作》
静坐在小巧的窗边贴地而坐,侧耳谛听屋檐下雨打风吹的声音。此句意境深远,刻画了一幅文人雅士沉浸于寂静之中,谛听大自然音律的画面,富有禅意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