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纳兰性德
闲看燕子教雏飞。
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峰无恙又晴晖。
湔裙谁独上渔矶。
译文
五月的江南,未收的麦子已经稀稀落落。黄梅时节,小雨连绵,弥漫空濛。难得清闲一刻,看燕子耐心教雏燕学习飞行。
一水流过,堤岸上浓阴遮蔽,宛若一幅江南水墨画。雨过天晴,无数山峰又秀色如初。那独清闲水边渔矶上浣洗衣裙的女子是谁呢?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小令,别号《满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
麦已稀:意即麦子大部分已经收割,所剩稀少。
黄梅时节: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时节,此时黄淮流域连绵阴雨景象。
霏微:形容雾气、小雨弥漫的样子。
罨画:彩色画。常用以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筑物等俏丽如画。
湔裙:古代的一种风尚,女子洗衣于水边,以避灾害,安然度过厄难。
渔矶: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赏析
这是清代词人纳兰容若的一首写景词。词中描写了江南五月,雨过天晴后的俏丽山水画卷。
此词约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纳兰性德跟从康熙帝巡游江南之时,目睹江熏风光而抒发心中闲静孤独之情。
“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闲看燕子教雏飞。”上阕三句是说,五月的江南,未收的麦子已经稀稀落落。黄梅时节,小雨连绵,弥漫空濛。难得清闲一刻,看燕子耐心教雏燕学习飞行。这是写“五月江南之景”。
“五月江南”点出韶光地点。“麦已稀”点出五月之景。“黄梅时节”,还是说韶光。“雨霏微”,点出梅雨时令的景象特色。
一个“闲”字,可作全词词眼,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闲”字如何表现,则是通过“看燕子教雏飞”表现出来的。“燕子教雏”,可不是一会就能教会的,这就解释墨客看了好一会,也充分解释了墨客内心的闲静。同时,这个“闲”字中,还透露出农夫收成麦子后的一份闲适,干完了一件大农活,也可适当放松安歇一下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闲”字,还有对付事情的不满,对付家人的思念,对付个人空想的追求。与后面的“独”字,远远勾连在了一起。由“闲”及“独”,正是词民气剃头生的一种奇妙变革。
“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峰无恙又晴晖。湔裙谁独上渔矶。”下阕三句是说,一水流过,堤岸上浓阴遮蔽,宛若一幅江南水墨画。雨过天晴,无数山峰又秀色如初。那独清闲水边渔矶上浣洗衣裙的女子是谁呢?这是写“美景背后之孤独”。
下阕一二句,写得极其唯美。“罨画”,即俏丽如画。“一水浓阴”“数峰无恙”“晴晖”,都是对付“罨画”的详细描写。为何要将江南之景,写得如此动人呢?景致越美越孤独,情到深处念知音。故人不在,新知万里,孤独寂寞也就一齐涌上心头了。
我们不妨联系韦庄的一首词句,“大家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其后的“垆边人似月”,与末句“湔裙谁独上渔矶”一样,都是由景及人。江熏风景再美,可是心爱的人不在身边,统统又有什么意义。多想过浣纱女自由清闲的平常日子,和喜好的人长相厮守,这才是词人生出无边孤独的深层缘故原由。
纵览全词,景致描写唯美而细腻,感情表达朴拙而婉约,是“统统景语皆情语”的典范之作,也是写江南五月的名篇佳作。
赏析来源"大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