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首)

张 磊 西中文 刘卉娟 杨政民 刘 侠

丁启豹 潘贤超 张柏峰 王伟正 李继东

张磊师长西席,河南固始人也。
幼习扁鹊之术,一世悬壶济人。
2017年获国务院颁发第三届“国医大师”称号。
医术博识,品行高洁。
今高龄九十有三,双耳失落聪,步履蹒跚,犹坐堂问诊。
朋侪慕名求医,家中常访客盈室,不惮烦劳。
师长西席从前曾任教学堂,国学功力深厚,尤精拈韵,诗思之捷,迈于后生。
尝与唱和,日成数律,咄嗟立就,我辈难望其项背也。
辛丑岁杪,师长西席感韶光易逝,人生苦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乃作诗自悼,兼喻子女。
懿节亮怀,读之泪下,真我辈之楷范也!
予钦慨之余,乃于诗社群内,邀诸社友,以此为题,各抒胸臆,甚至敬大师。
体式自定,诗词律古皆可,数亦不限。
中州墨客刘卉娟女史,乃磊老故旧,闻之亦感而命笔。
不日得五古、五绝、七绝、七律诸体凡十有八首。
先是,丁酉季夏,磊老荣膺国医大师,予与卉娟俱有诗贺,今并录于此。
盖魏晋风致,现代罕觌余喷鼻香;贤哲高怀,吾辈讵徒钦羡?故将磊老自悼及吾辈唱和之作,凡二十五首,专裒于此,名之曰《致敬国医大师张磊师长西席专集》,以祈进飨于海内君子方家云。

第23期致敬国医大年夜师张磊师长教师专集 二十五首

蓼城布衣西中文序于中州紫南堂

注:

拈韵:随意取用某一韵作诗,与“限韵”相对。
清李渔《奈何天·逼嫁》:“拈韵做来的诗,不敷取信,教他限个韵来。
”此泛指作诗。

咄嗟:犹呼吸之间。
谓韶光仓卒;迅速。
晋左思《咏史》诗其八:“俛仰生荣华,咄嗟复彫枯。
”《北齐书·李浑传》:“若简练骁勇,衔枚夜袭,径趣营下,出其不虞,咄嗟之间,便可擒殄。

修短随化:谓人的寿命是非随造化而定。
语出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季夏:夏季的末了一月,农历六月。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

魏晋风致:亦称魏晋风骨或魏晋风姿。
指魏晋期间文人淡薄名利,放浪形骸的高洁品行,深为后世推崇。

罕觌:罕见。
觌(dí):见,相见。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 :“尔有觌于彼者乎?”

进飨:谓用酒食招待以资鼓励。
《吴子·励士》:“君举有功而进飨之,无功而励之。
”此谓共享;分享。

布衣:借指平民。
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称。
《荀子·大略》:“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
”此为作者谦称。

贺磊老新春联

规格:136×40cm×2

释文:汤盘孔鼎,郭福彭年。

款识:磊老新春吉祥。
李继东撰联。
西中文书。

钤印:吉祥快意(朱) 西中文印(白) 华北大吉(朱)

张磊(一首)

自悼诗

大师名尚在,人已赴黄泉。

日月仍来往,阴阳有变迁。

八纲须辨别,三指莫轻悬。

子女心牢记,怡风代代传!

注:

八纲:指中医八纲辨证。
辨,即辨认,辨别。
证,即证侯。
中医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得各种病情材料,将疾病的病位、性子、邪证盛衰、证侯种别等情形,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方面,在中医诊断中发挥着执简驭繁,提要挈领的浸染,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总纲。

三指:中医切脉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定位。
三指按寸口脉。
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有浮、中、沉三候,称谓三部九候。
此谓行医。
宋严嘉谋《赠医士》诗“脉差去世活悬三指,灸误风挛废四肢。
”清末民初郑国藩《赠医士郑干生歌》:“三指平将六脉分,只从关上问。
”近当代倪星垣《仁德堂药局联》:“施仁术全凭三指;积德功只在齐心专心。

磊老手书《自悼诗》

规格:134×68cm

款识:大师,指国医大师。
我是第三届国医大师,今年已九十三周岁,自度不久将离开人间。
怡风,指好的风气。
此系自悼诗,临终时把它挂在灵堂作为留念。
二千零二十二年一月二旬日。
张磊泣书于厅。

钤印:张磊之印(白)

2022元旦,西中文师长西席与磊老谈诗

西中文师长西席携弟子李继东看望磊老

磊老宴请诗友,手自刷卡买单

(李继东 摄)

西中文(五首)

国医大师乡先辈张磊师长西席今年九秩有三,医术盖世,医德齐天。
生平悬壶济世,活人无算。
年届期颐,步履蹒跚,犹坐堂问诊。
兼精音律,诗思敏捷,医余拈韵,调清辞雅。
辛丑岁晏,磊老忽虑身后之事,乃为诗自悼,兼诲胤嗣,言辞恳切,读之泪下。
归而有感,为诗奉贶

大师逾九秩,鬓发早如雪。

悬壶济世穷,大德人争说。

寸移蹒跚步,坐堂尚问切。

毕生惟奉献,童叟颂廉明。

等闲望百龄,拾穗自怡悦。

忽念百年后,终将与世别。

怡风冀不断,赤心悬日月。

为诗还自悼,寄望如泣血。

殷勤瞩后人,字字立圭表标准。

三指莫轻悬,八纲守如铁。

读之荡心魄,慰语几哽噎。

情为医道寄,心为苍生热。

不料纲常堕,试手补天裂!

流光过隙驹,百龄只一瞥。

英名千古存,肉身终寂灭。

杏林说磊老,百世仰高节!

注:

胤嗣:后嗣,后代。

悬壶:指悬壶济世。
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费长房者,汝南人也。
曾为市掾。
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
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遂能医疗众病。
”后因以悬壶谓行医,以悬壶济世誉年夜夫职业。

拾穗:行歌拾穗省称。
乐天安命之典实。
典出《列子·天瑞》:林类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
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
”子贡请行,逆之陇端,面之而叹曰:“师长西席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
”林类行不留,歌不辍。
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师长西席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去世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
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
老无妻子,去世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子贡曰:“寿者人之情,去世者人之恶。
子以去世为乐,何也?”林类曰:“去世之与生,一往一反。
故去世于是者,怎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不相若矣。
吾又怎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怎知吾今之去世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役夫。
役夫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真;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
”宋刘克庄《木兰花慢·已未生日》词:“且行歌拾穗,未应天上,解胜人间。
”辛弃疾《汉宫春·即事》词:“时时照影,甚此身、遍满江湖。
怅野老、行歌不住,定堪与语难呼。

杏林:中医学界的代称。
相传三国期间吴国的道医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但使重病愈者植杏五株,轻者一株,积年蔚然成林。

贺张磊老荣获“国医大师”称号

其一

欲从脉象辨几微,国手良医自古稀。

救溺仙方舒旧困,扶危仁术启新扉。

冯唐登紫天恩远,李广悬金众望归。

谈笑平凡荣辱事,当年谁见泣牛衣?

注:

脉象:中医学名词,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为中医辨证的依据之一。

几微:预兆;隐微。
《汉书·萧望之传》:“愿陛下选明经术,温故知新,通于几微谋虑之士以为内臣,与参政事。
”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年少气锐,不识几微。

冯唐句:典出“冯唐易老”。
西汉冯唐为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时,曾劝文帝赦免魏尚,使其复职云中郡守,北拒匈奴。
武帝登基后,广征贤良之士,大家举荐冯唐,时唐已年届九十,不能为官。
登紫:加封紫绶。
登:加封,升任。
紫:紫色印绶,古丞相所用,借指贵官。
天恩:犹皇恩。

李广句:典出“李广难封”。
汉飞将军李广能与士卒同甘共苦。
悬金:悬金奖赏。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牛衣:用麻或草织的给牛保暖的护被。
泣牛衣:形容寒士贫居,生活悲惨。
典出《汉书·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通“诀”,分别),涕泣。

其二

青鸟殷勤报好音,悬壶半世仰高岑。

宏才撷去羞文苑,热血输来沃杏林。

妙手千磨成国手,仁心数度化诗心。

浮名一纸多少很多多少价?堂上馨喷鼻香久满襟!

注:

青鸟:借指信使。
传说青鸟三足,是西王母的青鸟使,唯在蓬莱仙山可见。
但蓬莱无路,只有靠青鸟传信。
后人视其为通报幸福佳音的青鸟使,亦用来指爱情信使。
唐李商隐《无题》:“此去蓬山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高岑:高山。

文苑:犹文坛、文学界。
旧史中多立文苑传,记载文士的言行。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不雅观夫后汉才林,可参西京;晋世文苑,足俪邺都。
”唐韦应物《寄洪州幕府卢二十一侍御》诗:“文苑台中妙,冰壶幕下清。

妙手:技艺高超的人。
晋蔡洪《围棋赋》:“命班尔之妙手,制朝阳之柔木。
”唐高适《画马篇》诗:“感此绝代称妙手,遂令谈者不容口。
”宋苏轼《孙莘老寄墨》诗:“珍材取乐浪,妙手惟潘翁。

国手:国中某项技艺最为出众者。
唐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诗:“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裴说《棋》诗:“民气无算处,国手有输时。

仁心:仁爱之心。
《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弗成先王之道也。

张磊师长西席荣获国医大师尊荣,余尝献诗以贺,蒙磊老赐和,原韵再答

其一

圣手悬壶下紫微,医兼文斗足音稀。

礼贤每见停朝哺,救溺时闻叩夜扉。

拾穗荣期行且乐,抱琴曾点咏而归。

玉堂金马当年事,耄耋恬然老布衣。

注:

尊荣:尊贵荣显。
《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
”唐令狐楚《游晋祠上李逢吉相公》诗:“少壮同游宁有数,尊荣再见便无缘。

下紫微:谓紫微星下凡。
紫微星:即北极星。
因北斗七星环绕北极星四季旋转,故中国古代认为它是众星之主,称紫微帝星。
在中国命理学紫微斗数中,紫微星是主星之一。
为吉星,能化险为夷,祛百疾,解百厄。
故称。

文斗:犹文学泰斗。
谓在文学方面造诣卓越。

足音稀:足音稀少。
喻少有人至;鲜有企及。
明施渐《寓居寺閤晚坐遣兴》诗:“学道但令知我少,逃空始觉足音稀。

礼贤句:化用周公吐哺典。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落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后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礼贤:礼遇贤者。
朝哺:犹朝晡。
指早晚餐食。
亦指清晨餐食。

救溺:救助落水之人。
引申为救助危难中人。
《吕氏春秋·举难》:“救溺者濡,追逃者趋。
”宋王十朋《与同寅南楼不雅观竞渡因成小诗》:“竞渡本来缘救溺,凌波初不为争标。
”清丘逢甲《次韵答俞君实廉访》诗:“天下荒荒谁救溺?瓮中儿仗石能撞。

叩夜扉:犹夜叩扉。
此谓夜间拍门声。
南北朝萧统《晚春诗》:“风花落未已,山斋开夜扉。
”唐岑羲《夜宴安乐公主新宅》诗:“金榜重楼开夜扉,琼筵爱客未言归。
”杜甫《月圆》诗:“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抱琴句:化用沂水弦歌典。
喻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语本《论语·前辈》:“(曾点)曰:‘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役夫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宋苏辙《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诗:“沂水弦歌重曾点,菑川故旧识平津 。

玉堂金马:玉堂殿和金马门的并称。
玉堂殿:汉未央宫属殿;金马门:汉宫宦者署门。
均为学士待诏之所。
后沿用为翰林院的代称。
此喻富贵荣华。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和信守》词:“味平生,公与我,定无同。
玉堂金马,自有佳处着诗翁。
”元萨都剌《将至太平驿即兴》诗:“玉堂金马虽云贵,白酒黄鸡不论钱。
”明李孔修《贫居自述》诗:“金马玉堂忧不少,竹篱茅屋乐偏多。

耄耋:八九十岁年纪。
犹高龄,遐龄。
语自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典膏泽广及草木昆虫。
”宋刘克庄《被旨趣行和计院兄韵》:“耄耋即今同队少,宗盟于我数年加。

恬然:安然,不在意貌。
《荀子·强国》:“不雅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

其二

昨颁令誉胜纶音,德艺经年仰峻岑。

医重三才光橘井,文成五凤羡儒林。

越人洵有回天术,谯叟恒持济世心。

闲步不雅观荷紫荆苑,撷来绣句自题襟。

注:

令誉:美好的荣誉。
此谓张磊师长西席“国医大师”称号。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纶音:犹纶言,帝王的诏令。

德艺:德行与才能。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
”唐韩愈《省试学生代斋郎议》:“但是奉宗庙社稷之小事,任力之小者也;赞于教养,可以义务于上者,德艺之大者也。
”宋石孝友《满庭芳·上张紫微》词:“笔走龙蛇,词倾天河,妙年德艺双成。

峻岑:高山。
北齐刘昼《新论·崇学》:“故不登峻岑,不知天之高。
”仰峻岑:取意《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谓对高尚风致的崇敬仰慕。

三才:指天地人。
《易·说卦》:“因此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汉王符《潜夫论·本训》:“是故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
三才异务,相待而成。

文成句:谓妙手著就文章惊羡文坛。
五凤:五凤楼手省称。
喻著文妙手。
儒林:泛指士林、读书人的圈子。
犹文坛。
《旧唐书·韩愈传》:“而独孤及、梁肃最称渊奥,儒林推许。
”宋吴芾《赠许守》诗:“天赋奇才属意深,一时人望冠儒林。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一四八:“儒林几见传苗裔?此福高邮冠本朝。

越人句:谓扁鹊确有回天之术。
越人:扁鹊(前407—前310)。
姬姓,秦氏,名越人。
战国时名医,勃海郡郑人。
少时为人舍长。
详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曾游医虢国,巧医虢太子“尸厥症”,使之起去世复生。
亦借指医术高明者。
宋苏轼《和刘道原咏史》诗:“吴客漫陈豪士赋,桓侯初笑越人方。
”王安石《赠约之》诗:“欲寻秦越人,魂逝莫能招。
”文天祥《赠蜀医钟正甫》诗:“向来秦越人,朝洛夕邯郸。
”明赵韩《赠徐冶仙国医》诗:“却怪枚生七发篇,奏刀翻在越人前。
”洵:诚然;确实。

谯叟句:谓华佗常怀悬壶济世之心。
谯叟:指华佗(约145-208),名敷,字元化。
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汉末著名医学家。
医术全面,精于手术,被誉为“外科鼻祖”。
恒:常常,常常。
《孟子·告子下》:“人恒过。
”济世:救世,济助众人。
《庄子·庚桑楚》:“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成玄英疏:“此盖小道,何足救世。
”《后汉书·卢植传》:“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
”陆游《梦回》诗:“老抱忧时志,狂非济世材。

题襟:抒写肚量胸襟。
唐温庭筠、段成式、余知古等常题诗唱和,有《汉上题襟集》十卷。
典见《新唐书·艺文志四》。
后遂以谓诗文唱和抒怀。
宋苏颂《送襄州李不雅观察》诗:“帕首诸侯趋道左,题襟群彦寄邦中。
”明袁中道《汉阳感旧》诗:“江头鼓枻机全息,汉上题襟迹已陈。
”清陈兰瑞《间中》诗:“夜雨易催乡梦远,题襟难与本心期。
”近当代林朝崧《瑞轩小集次雅堂韵》诗:“题襟又得诗家秀,说剑难销酒后愁。

刘卉娟(五首)

壬寅新正敬步磊公

名高缘宿徳,济世布甘泉。

金石期人寿,居诸嗟岁迁。

东风如久约,红日尚高悬。

且嘱慇懃语,好为薪火传。

注:

宿徳:年迈有德者。
《东不雅观汉记·北海敬王睦传》:“而睦谦恭好士,名儒宿德,莫不造门。
”《新唐书·张玄素传》:“孔颖达、赵弘智皆宿德钜髦,兼识政机,望数召见,述古今,增懿明德。

居诸:指日月、光阴。
语出《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孔颖达疏:“居、诸者,语助也。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岂不夙夜迟早念,为尔惜居诸。
”梁启超《壮别》诗:“劝君好爱惜,难得是居诸。

慇懃:今作殷勤。
恳切告诫。
唐章碣《春别》诗:“殷勤莫厌貂裘重,恐犯三边五月寒。
”宋陆游《弋阳县驿》诗:“殷勤记著目前事,破驿空廊叶作堆。

壬寅新正戴德张磊公有作

室有芝兰春欲妍,当时初谒杏林前。

沐恩已得廿年谊,识面如逢三世缘。

医尽仁心扶疾眚,寿添海屋壮吟笺。

东风不倦期颐客,更向辰光种福田。

注:

疾眚:病患磨难。
语出《国语·楚语下》:“夫谁无疾眚,能者早除之。
旧怨灭宗,国之疾眚也……若召而近之,去世无日矣。
”韦昭注:“眚(shěng),犹灾也。

海屋:海屋添筹省称。
原谓龟龄,后常作祝寿语。
语自宋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

期颐:百岁。
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
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孙希旦集解:“百年者饮食、住所、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唐李华《四皓铭》:“抱和全默,皆享期颐。
”宋陆游《初夏幽居》诗:“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丁酉六月贺张磊公荣膺国医大师

其一

精擅岐黄四诊奇,杏林种徳最多慈。

等闲看取荣名晚,早是民气大国医。

其二

三分草药十分忱,济世长怀父母心。

方剂平凡皆妙用,端教扶弱洒甘霖。

其三

俯拾随拈风雅情,医余言志作诗声。

每将藻思施心药,韵海珠玑出玉瓶。

注:

岐黄:岐伯和黄帝的并称。
相传为医家之祖。
借指中医年夜夫或医书。

四诊:中医学名词。
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方法的合称。
《难经·六一难》:“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四诊要诀,实该望、闻、问、切之道。

杏林种德:谓悬壶济世,普救众生。

藻思:富丽文思。
晋陆机《文赋》:“或藻思绮合,清丽千眠。
”唐钱起《和万年景少府寓直》诗:“赤县新秋夜,文人藻思催。
”清刘大櫆《〈海舶三集〉序》:“翩然而藻思翔,蔚然而鸿章著。

珠玑:珠宝;珠玉。
喻美好的诗文绘画等。
唐方干《赠孙百篇》诗:“羽翼便从吟处出,珠玑续向笔头生。

磊老所著诗集

杨政民(一首)

壬寅新春,从奎章师趋国医大师张磊老府上拜年,磊公有自悼诗中堂新作,展卷读之,泪几不能忍,归而记之,甚至敬于磊公

壬寅开丽景,人间岁华添。

国医想磊老,寿高九秩三。

研精歧黄术,恩露及庶黔。

大师名贯耳,企心作近瞻。

幸得西师引,奉贤趋华檐。

童颜容止静,丰仪神气恬。

收受接管言亹亹,推诚意谦谦。

为我开四诊,切脉扣病觇。

方简药力厚,配伍颇谨严。

公亦多绮思,医余音韵拈。

每与西师和,诗为医名淹。

抚案常弄翰,中堂有素缣。

雍容多气度,正字大小兼。

款已守矩矱,首尾呼应钤。

珍惜身后语,一读湿目帘。

怡风见高格,传家惟清廉。

不觉后生辈,敬慕亦大惭。

世俗贪生喜,言去世总讳嫌。

公诗竞自悼,堪为世病砭。

大师若公范,余庆后人沾。

注:

庶黔:庶民,百姓。

亹亹(wěi wěi):谓诗文或评论辩论动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
《后汉书·班固传论》:“若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
”南朝梁钟嵘《诗品·晋黄门郎张协》:“词采葱茜,音韵铿锵,使人味之亹亹不倦。
”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岑君论诘亹亹,听者忘疲。

配伍:原指把两种以上的药物合营起来同时利用。
药物配伍之后可以加强药理浸染、减弱毒性或刺激性、防止副浸染、纠正恶味。
泛指配药。

绮思:美妙的文思。
南朝梁简文帝《赠张缵》诗:“绮思暧霞飞,清文焕飙转。
”唐罗隐《广陵李仆射借示近诗因投献》诗:“闲寻绮思千花丽,静想高吟六义清。

素缣:白色的细绢。
可作字画。
此处借指字画。
唐蒋防《霍小玉传》:“请以素缣,著之盟约。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逸文》:“巨济先唱云:‘凭谁妙笔,横扫素缣三百尺;天下应无,此是钱塘湖上图。
’”

矩矱(yuē):规矩法度。
《楚辞·离骚》:“曰勉升降以高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王逸注:“矩,法也;矱,度也。

余庆:指留给子孙子弟的德泽。
《易·坤》:“积德之家,必有馀庆。

刘侠(五首)

读磊老自悼诗感作

其一

颐年踽步辇儿,问切总关情。

心系苍生疾,何求万世名。

其二:

人生九秩步无风,救溺拯危心志同。

自悼百年身后事,坦然一笑老仙翁。

其三:

杏林问切意融融,高德悬壶济世穷。

国有吾师民福祉,赤心百岁梦初同。

其四:

鹤舞残阳照晚程,龙吟翰海笑峥嵘。

弄琴琢句多风雅,问切临堂见挚情。

其五:

诗赋花喷鼻香笔下生,行间字里是精诚。

淡看名利齐死活,大德悬壶永践行。

注:

踽(jǔ)步:慢步貌。
清黄景仁《城南晚步》诗:“踽步惨无怿,寓睫万感交。

琢句:考虑诗文的字句。
借指作诗。
前蜀贯休《寄匡山纪公》诗:“寄言无别事,琢句似终生。
”宋苏轼《送李陶通直赴清溪》诗:“从来势利关心薄,此去溪山琢句新。

丁启豹(二首)

感磊老自祭诗

其一

繁星高迥月徘徊,幸有人间圣手来。

医馆坐堂扁鹊技,芸窗拈韵谪仙才。

心通天道终行矣,生遣遗言亦快哉。

大德清音鸣海内,徒教我辈愧凡胎。

其二

九秩仙翁坐绛帏,技高德劭国神医。

灵丹救溺人称善,妙手回春世羡奇。

诊案常弹三指曲,杏坛永继万年巵。

诗文自悼追陶令,笑对彭殇祷福祺。

注:

高迥:高远,极高。

谪仙:指李白。
唐孟棨《本事诗·高逸》:“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
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
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
出《蜀道难》以示之。
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
”韩愈《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去世,才薄将奈石鼓何!

大德:谓风致高尚。
《管子·立政》:“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
”尹知章注:“德虽大而仁不至,或包藏祸心,故不可授国柄。

清音:清越的声音。
此称谓磊老诗作。

德劭:风致高尚。
勋:高尚,美好。

彭殇:犹言寿夭。
彭:彭祖,指遐龄。
殇:未成年而去世。
语本《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固知一去世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清金农《问颜大懋伦疾》诗:“《齐物》彭殇原可拟,同年椿菌又如何?”

福祺:幸福吉祥。
祺:吉祥,安祥。

潘贤超(二首)

读磊老自悼感怀

医仙自悼见心清,冀望殷勤诲后生。

指不轻悬情切切,纲须坚守意诚诚。

素襟好比莲擎水,雄魄犹如木结英。

橘杏汗青传大夏,千家万户颂公名。

其二

悲敬交争泪一倾,国师自赋见深情。

杏林春暖遵前范,橘井泉喷鼻香待后生。

同道良朋传隽语,门人至爱继家声。

华佗扁鹊回眸笑,诸夏梅花分外荣。

注:

素襟:本心。
亦指平素的襟怀。
晋陶潜《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文选·王僧达〈答颜延年〉诗》:“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
”李周翰注:“素,本也。
清淑之气自盈于本心。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故人故友书怀》诗:“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橘井:良药之典。
典出晋葛洪《神仙传·苏仙公》:苏仙公修仙得道,语其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
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
”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其母治疗。
皆以井水及橘叶而愈。
元范康《新水令·乐道》套曲:“杏林中作生涯,橘井内为活计。
”明杨珽《龙膏记·闺病》:“丹无橘井,医无杏林,投饵全无效也。

隽(jùn)语: 耐人寻味的言辞。

家声:家族世传的声名美誉。
《史记·李将军列传》:“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
”《新唐书·狄兼谟传》:“卿,梁公后,当嗣家声,不可不慎。

诸夏:周代分封中原的各诸侯国。
泛指中原地区。
亦泛指中国。
《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密,不可弃也。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不雅观德》:“灭国十五有余,独先诸夏,鲁晋俱诸夏也。
”郭沫若《归去来·由日本回来了》:“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张柏峰(一首)

拜读国医大师磊公自悼诗有感

杏林诵嘉德,诗名誉泰鸿。

悬壶开日月,针石聚神功。

心念田间苦,肚量胸襟天下同。

方中有佗鹊,笔底伏骑弓。

晨晚蹁跹聚,春秋络绎融。

小祛吟小律,大胜唱大风。

耳失落百龄役,目穿十重虹。

诗书与人老,辞律自玲珑。

携笈蕴高致,负囊济世穷。

呕心著仁术,泣吊唁孤蓬。

亮节梓桑里,良医海内雄。

国师何如此,我辈宁不攻。

谒罢瞳已血,奉觞献磊公。

注:

泰鸿:指形成天地万物的本原。
《鹖冠子·泰鸿》:“泰一者,执大同之制,调泰鸿之气。
”陆佃解:“鸿蒙,元气也。
泰鸿,元气之始也。

佗鹊:华佗、扁鹊之合称。

大风:指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
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不雅观高祖之歌《大风》,孝武之叹‘来迟’,歌童被声,莫敢不协。
”唐宋之问《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乐思回斜日,歌词继《大风》。
”清顾炎武《金坛县南五里顾龙山上有高天子御题词一阕》诗:“丹阳父老多遗恨,尚与儿童诵《大风》。

携笈:犹负笈。
背着书箱。
喻读书之多。
亦谓游学。

奉觞:举杯敬酒。
《礼记·投壶》:“当饮者皆跪,奉觞曰:‘赐灌。
’胜者跪曰:‘敬养。
’”《汉书·儿宽传》:“臣宽奉觞再拜,上千万岁寿。
”唐李绅《却渡西陵别越中父老》诗:“倾手奉觞看故老,拥流争拜见孩提。

王伟正(一首)

感磊老自悼诗

少怀经世志,妙手白头年。

三指一直歇,隽誉代代传。

李继东(二首)

闻磊老自悼感赋

其一

代有高才叹岁阴,今闻矍铄豁清襟。

百年过隙知难复,三指关情意更深。

籐榻悠悠珠缀玉,杏坛矻矻树成林。

方期白战风烟起,孰料诗来怆寸心。

注:

高才:指才智过人者。
《孔丛子·答问》:“夫贤人者,诚高材美称也。
”唐黄滔《和吴学士对春雪献韦令公次韵》:“高才兴咏处,真宰答殊功。

岁阴:古代以干支纪年,十二支称“岁阴”。
亦指岁暮,年底。
泛指岁月,年华。

清襟:清洁的衣襟。
喻高洁的肚量胸襟。
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粲答诗曰:‘老夫亦何寄,之子照清襟。
’”唐杜甫《移居公安敬赠卫大郎钧》诗:“雅量涵高远,清襟照等夷。
”明杨慎《寄许玉林》诗:“悬车未华发,解佩晏清襟。

籐榻:籐编的床形坐具。
喻生活简朴,不事毫奢。
磊老曾有诗句:“高卧籐床舒意志,安然是福即华勋。

矻矻:勤恳不懈貌。
《汉书·王褒传》:“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
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
”颜师古注:“应劭曰:‘劳极貌。
’如淳曰:‘健作貌。
’如说是也。

白战:谓斗诗。
本指作“禁体诗”时禁用某些较常用的字。
宋欧阳修为颍州太守,曾与客会饮,作咏雪诗,禁用玉、月、梨、梅、絮、鹤、鹅、银、舞、白诸字。
明唐寅《拟瑞雪降群臣贺表》:“白战骚坛,莫效惠连之赋。

其二

仙翁新岁感新知,自忖平生动远思。

班婕悲歌挥翰处,陶公怅望著文时。

箴言垂训蠲陈俗,蹇步闲吟异旧诗。

莫讶相邀茶寿后,仁心厚德是吾师。

注:

班婕:指西汉辞赋家班婕妤(前48―2),成帝刘骜妃,著名才女,曾作《自悼赋》。

陶公:指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墨客、辞赋家、散文家。
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师长西席,世称靖节师长西席。
曾作《自祭文》。

蠲(juān ):同“捐”。
撤除,去掉。
《后汉书·虑植传》:“宜弘大务,蠲略细微。

蹇(jiǎn)步:谓步履困难。
南朝宋谢瞻《张子房》诗:“四达虽平直,蹇步愧无良。

茶寿:一百零八岁的雅称。
冯友兰赠金岳霖联:“何止于米,相期以茶;论高白马,道超青牛。
”米:谓米寿,八十八岁雅称。

编辑:王可 审稿: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