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尚书·商书·说命上》中傅说(yuè)劝诫商王武丁客气纳谏的一句话。
傅说是富商期间卓越的政治家,武丁的国相。他辅佐商高宗武丁安邦治国,首创了“武丁复兴”的盛世,留有“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名句,被后世尊为“贤人”,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贤人”。傅说在傅岩这个地方,为筑墙的奴隶。武丁梦得贤人,名曰“说”,求于野。于是在傅岩寻得傅说,举以为相,国家大治。
傅说先提出客气纳谏,成为贤人的不雅观点——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然后,进一步论述:倘若君王能够圣明,臣下不用等待君王下命令,就会承顺其意而谏正,谁敢不恭敬地屈服君王英明的教令呢?”君王圣明,天下敬之。君王不明,天下叛之。君王圣明的主要性,不言而喻。
荀子也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一个人如何才能成为贤人,唯有不断地学习,客气请教,才有可能。君王也不例外,要管理好天下,更要不断学习,不断发展,客气请教,集众人聪慧。
“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一个人想要成为精彩的人,就要听人规劝,客气请教,切切不可刚愎自用,因循守旧,闭塞言路,成为一个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独夫”。“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其结局一定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