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无题诗,许多人脑中首先就会想起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去世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的无题诗写得好,后世就有人模拟。
宋代大词人晏殊,就模拟李商隐写了一首《无题》诗,淡雅幽迷,令人叫绝。
个中的第二联尤为清雅,为后世传唱。

这首《无题》全诗如下:

油壁喷鼻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诗词  晏殊模仿李商隐写了一首无题诗不输李商隐第二句千古流传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无题”诗是指墨客作诗别有寄托,不愿标明事由,故意用“无题”二字名篇。
这类诗作有寄寓出生感慨的,有托与朋友交往的,还有一些兴寄难解的。
但个中最多的是描写相思爱情的。

晏殊这首诗便是一首抒发别后相思的爱情诗。

油壁喷鼻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油壁喷鼻香车:古代妇女所坐的车,因车厢涂刷了油漆而得名。
这里指代女子。

.........................................................

油壁喷鼻香车指女子坐的车,油壁喷鼻香车奔驰而来,却又骤然而逝,就像一片云彩刚刚飘来,却又忽然散去。

我再也见不到你坐的油壁喷鼻香车了,没想到,我们是这么无缘,像那巫峡的彩云倏忽飘散,我在西,你向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梨花院落”、“柳絮池塘”,描写了一个华美精细的庭院。

墨客独自站在寂寥空旷的庭院里,想起昔日的佳人,相思入骨的墨客,一腔幽怨无处抒写,于是借景抒怀。

院子里、池塘边,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
阵阵微风吹来,梨花擂曳,柳条轻拂,飞絮蒙回,这句清幽的句子,透露的全是作者内心的幽怨之情。

诗中二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是个中最有名的一句,字句清雅,意境动人。
可谓“不着一字,而尽得风骚”。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分别后,墨客无法排解苦况,多少日子以来只凭杯酒解闷,由于饮得过最,形容干瘪,心境悲惨。
“伤酒”两字,墨客颓唐、沮丧的形象可见。
面前又是寒食禁烟之际,更添萧索之感。

借酒浇愁,萧索悲惨,墨客怀念佳人的深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感伤之后,墨客从苦味中解脱出来,想要给情人寄书,他于是发问:我想要寄信,哪里可以到呢?

可墨客得到的回答却是冰冷的:这层层的山,道道的水,又怎能到得了你的手中?自己连伊人在哪里都不知道,信又何从寄呢?

这是本诗最悲痛断交的一句诗,沉痛哀怨。

“怨别”乃全诗主旨。
字面上不著一“怨”字,怨在措辞最深处。
“不再逢”、“任西东”,怨也;“溶溶月”、“淡淡风”,怨也;“寂寥”、“萧素”、“水远山长”,无一不怨。

晏殊这首《无题》诗,在风格上学李商隐的无题诗,利用蕴藉的手腕,表现自己伤别的哀思。
诗在表现上,则将思想藏在诗的深处,通过景语来表达,然后在景语中注入强烈的主不雅观色彩,这样,诗便显得幽迷怨旷。

与李商隐诗风不同的是,晏殊这首诗清而不丽,也没有堆砌典故,以是呈现出一派淡雅与疏宕。

我每每读到这首诗,都以为无比温顺,意蕴悠长。

文章来源:诗词天下,版权归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不雅观点。

声明:如有侵权,造谣,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