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唐代: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唐诗里的十大年夜山水

神仙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异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嵩山

唐代墨客喜好写诗送人“归嵩山”,李白写过《送杨隐士归嵩山》和《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刘禹锡写过《送卢处士归嵩山别业》,王维写过《送方尊师归嵩山》,晚年归嵩山后他还写下《归嵩山作》嵩山,是儒、道、释三教的策源地,归嵩山在墨客眼里是一件神圣的事。

《送杨隐士归嵩山》唐代:李白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上苍骑白龙。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唐代:李白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

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

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

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送卢处士归嵩山别业》唐代:刘禹锡

世业嵩山隐,云深无四邻。
药炉烧姹女,酒瓮贮贤人。

晚日华阴雾,秋风函谷尘。
送君从此去,铃阁少谈宾。

《归嵩山作》唐代: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终南山

在唐代,终南山是长安的后山。
居住在长安的墨客要找灵感,最方便便是到终南山转一圈。
王湾上山写出《奉使登终南山》,李白下山写出《下终南山过斛斯隐士宿置酒》,孟浩然隐居山中写出《归终南山》唐太宗李世民远远地望一望终南山,就写下“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下终南山过斛斯隐士宿置酒》唐代: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奉使登终南山》唐代:王湾

常爱南山游,因而尽原隰。
数朝至林岭,百仞登嵬岌。

石壮马径穷,苔色步缘入。
物奇春状改,气远天喷鼻香集。

虚洞策杖鸣,低云拂衣湿。
倚岩见庐舍,入户欣拜揖。

问性矜勤恳,示心教澄习。
玉英时共饭,芝草为余拾。

境绝人弗成,潭深鸟空立。
一乘从此授,九转兼是给。

辞处若轻飞,憩来唯吐吸。
闲襟超已胜,回路倏而及。

烟色松上深,水流山下急。
渐平逢车骑,向晚睨城邑。

峰在野趣繁,尘飘宦情涩。
辛劳久为吏,劳生何妄执。

日暮怀此山,悠然赋斯什。

《岁暮归南山 / 归故宅作 / 归终南山》唐代: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鄙人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迈,青阳逼岁除。
永赍恨不寐,松月夜窗虚。

泰山

泰山自古以来是封禅、敬拜的名山。
科举失落意的杜甫登上泰山后充满正能量,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在杜甫的偶像李白眼中,泰山更具仙气,“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是一个寻仙问道的地方。
同在泰山,杜甫勉励自己入世干番伟业,李白则希望羽化升仙。

《望岳》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游泰山》唐代:李白

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放言五首·其五》唐代:白居易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去世,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去世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巫山

张九龄诗云“巫山与天近,烟景长青荧。
此中楚王梦,梦得神女灵”,写尽巫山的悲情。
更有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和李白的“一枝红艳露凝喷鼻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巫山云雨在后世少了政治意味,而成了男女情爱的象征。

《巫山高》唐代:张九龄

巫山与天近,烟景长青荧。
此中楚王梦,梦得神女灵。

神女去已久,云雨空冥冥。
唯有巴猿啸,哀音不可听。

《离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

《清平调·其二》唐代: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喷鼻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庐山

有人曾统计,在庐山留下过足迹的唐代墨客超过100人,诗文大约270首,大大超越其他名山。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个中最随处颂扬的一首。
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李太白写出了千古绝唱,其他人都是跟风。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喷鼻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晚泊浔阳望庐山》唐代: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喷鼻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庐山瀑布》唐代: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长江

长江不舍昼夜滚滚奔流,总让墨客心绪翻滚。
李白写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流”,杜甫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张若虚留“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人”的哲学迷思。
长江承载着唐代墨客的离愁别绪、家国情怀和宇宙沉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涯流。

《登高》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羽觞。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山中》唐代: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黄河

与长江比较,黄河更显凶险。
刘禹锡写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就连文风婉约的花间派温庭筠写黄河时,也写出“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这般豪放的诗句。
要论写黄河的绝句,非李白的千古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莫属。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东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西湖

唐朝墨客中,最爱杭州的首推白居易。
谈到作为杭州刺史的政绩时,白居易谦逊地说:“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
唯向城郡中,题诗十余首。
”“最爱湖东行不敷,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踏遍西湖的每一个角落却仍嫌不敷,快乐溢于言表对他而言,西湖是个治愈的地方,晚年身居洛阳的自居易依然“最忆是杭州”。

《春题湖上》唐代: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环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逗留是此湖。

《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敷,绿杨阴里白沙堤。

洞庭湖

洞庭湖是失落意者的天国,屈原流放于此乃赋《离骚》,贾谊被贬过湘水而作《吊屈原赋》唐代由于贬官而经由洞庭湖的有王昌龄、柳宗元、刘禹锡、韩愈等大文豪。
仕途不顺的墨客被贬谪到楚地,看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免不了感怀出生,杜甫就“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不雅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昼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