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释】

①惠崇:为宋代僧人,善于诗歌和绘画。
②蒌蒿:一种生活在河边的草本植物,可以食用。
③芦芽:芦苇的新苗。
④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⑤上:逆江而上。

【译 文】

竹林外盛开着两三枝桃花,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三十九惠崇春江暮景晚年

鸭子最先知道春天的江水已经变暖。

蒌蒿已经长满地面,芦苇才刚刚长出新芽,

这正是河豚逆流而上的时令。

【赏 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图》所作的一首题画诗。
《春江晚景图》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此诗是题在鸭戏图上的。
诗是参照图中所画的景物而写,展现出一派早春活气盎然的景象:大地复苏时竹林被染成一片嫩绿,而远处的桃枝上桃花已经盛开,鲜艳动人;随后,墨客把视线转向江面,用拟人的手腕展示出鸭子仿佛能够预知春天似的,表现出《春江晚景图》的主旨。
诗的后两句则从画面遐想到详细生活:蒌蒿、芦芽、河豚等,洋溢着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