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夏区环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等重大主题,连续举办“西夏区诗词大会”经典颂读、原创诗词大赛、第一届“诗王争霸”赛等系列活动,出版个人诗集30余部、集体诗集2部,创作古体诗词1万余首,揭橥作品2万余首,逐步形成了以诗为乐、以诗育人、以诗讲德的诗词文化氛围,全区文化品位得到极大提升,精良传统文化得到创新发展。
2018年,西夏区被自治区文联、宁夏作家协会、宁夏诗词学会联合付与“宁夏诗词之乡”称号。
支配“一张网” 方案“一盘棋” 拧紧“一股绳”
起好步,才能开好局。西夏区将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作为西夏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西夏区政协主席任组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事情领导小组,并约请宁夏诗词学会、银川市文联干系专家担当名誉组长、顾问,确保创建事情高点站位、顺利推进。
与此同时,制订出台《西夏区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履行方案》《西夏区2019年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事情任务分工方案》,明确创建目标、细化任务分工、落实创建任务。并把“中华诗词之乡”创建事情纳入宣扬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创建事情年度目标管理考察内容,严格按照“中华诗词之乡”评定标准,将诗词之乡创建事情与其他主要事情同安排、同支配、同履行、同考察,保障创建事情平稳有序、踏实推进。
西夏区财政对创建活动给予专项经费保障,将诗词采风、创作、办刊、墨客造就等经费列入常常性文化培植经费,加大活动场所培植、诗化环境营造、特色亮点活动、名师讲堂事情补助。各任务单位积极开拓社会多元化投入渠道,形成诗词活动投入长效机制,确保创建事情多方聚力、高效推进。
做好规定动作 创新自选动作
如何让诗词文化在西夏区各处着花,又如何在“中华诗词之乡”创建过程中展现西夏区特色?西夏区对标创建标准,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还创新开展了不少自选动作。比如,在“中华诗词之乡”规定的“六进”根本上,创新开展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屯子、进景区、进家庭、进军营“八进”活动。
以诗育人,打造有条有理的诗意校园。
将诗词与教室传授教化、德育教诲、特色校园有机领悟,打造“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使诗词进校园活动亮点频出。开展“诗溢西夏走进高校”活动,征集社会诗词爱好者走进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大学,聆听和欣赏专祖传授的诗词课程,培养群众对中华诗词的理解和诵读能力。
以诗励人,打造诗情画意的文雅机关。
机关单位广泛开展赤色诗词诵读比赛、赤色诗词微党课活动,用诗词讴歌党的光辉进程和劳苦功高,造就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代价不雅观。西夏区政协编辑出版《西夏文史》诗词专辑,集中收录诗词文化理论和精良诗词作品,多形式熏陶职工心脾气操,引发职工爱国激情亲切。
以诗润人,打造雅韵文明的字画社区。
组织退休老干部、老西席组建小型诗社,开展诗词培训、诗词朗诵和诗词字画创作展示,让诗词走进百姓生活。聘请17位古诗词创作学者担当“诗溢西夏 名师讲堂”诗词导师,开展诗词理论及创作培训,夯实“诗词之乡”创建基石。
以诗动人,打造诗彩斑斓的文假名胜。
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建成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诗词栈道、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诗词长廊、红玛瑙枸杞不雅观光园诗词墙等多处诗词胜景,挂牌成立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诗词创作采风基地10家,增长景区文化氛围,拓展全域旅游示范名片。
以诗塑人,打造诗礼四溢的乡风文明。
利用新时期农人讲习所、道德讲堂、文化大院等阵地,开展诗词字画、创作等活动。在小微公园等公共场所打造诗词长廊,让村落民在休闲娱乐时,耳濡目染地受到诗词文化的熏陶。
以诗化人,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依托酿酒葡萄“黄金地带”资源上风,打造志辉源石等葡萄酒庄诗词阵地,将诗词文化融入企业文化。西轴企业培养出刘国尧、祁国平等著名墨客,约请宁夏诗词学会墨客走进企业开展采风,创作了近百首诗词作品。
以诗动听,打造书喷鼻香世家的诗乡家庭。
看重发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带动全体西夏”的浸染,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经典诗词诵读、诗王争霸竞赛、送诗入户等活动,将精良诗词文化融入家庭生活,润物无声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助力整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以诗君子,打造诗意盎然的诗词军营。
结合双拥文化培植,把诗词文化融入军民共建事情中,开展诗词吟诵会、诗词书法进军营等活动,以文化助推强军梦。
系列活动创品牌 社团创作出佳构
多渠道“问诊把脉”。约请中华诗词学会、《朔方》杂志社、宁夏诗词学会、基层诗社卖力人等进行漫谈,让专家为西夏区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把脉会诊、献计献策。由西夏区委领导带队,组织干系部门同道到区内外多地进行不雅观摩互换学习,为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积累宝贵履历。
打根本“强筋健骨”。注册成立银川市西夏区诗词学会,完善社团章程、规范社团管理,丰富社团活动,吸引了浩瀚墨客参与个中,出版个人诗集50余部、集体诗集10部,创作古体诗词1万余首,揭橥作品2万余首。利用“互联网+诗词”,在“西夏发布”微信"大众年夜众号、“文化西夏”手机客户端上开设专栏,定期推送精良诗词作品,遍及诗词文化,制作诗词专刊210期,推送个人专辑75期,发布诗词专栏260余条。
树品牌“诗风永存”。连续两年举办“西夏区诗词大会”经典颂读、原创大赛、诗词比赛等系列活动,成功打造西夏区最具文化内涵与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第一届“诗王争霸”赛以“千人笔试大赛”拉开帷幕,终极诗王落定西夏区实验小学10岁选手胡宇萱,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在中小学掀起浓厚的爱诗、读诗、背诗的热潮。
内容来源:银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