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上学时,老师教的这首诗的“衰”不读“cui”了,读“shuai”,这样的话第二句就和第四句“来(lai)”押韵了,但和第一句“回(hui)”又不押韵了。

个人认为,贺知章的《还乡偶书》中“衰”还是读“shuai”,但“回”不是读“hui”,而是读作“huai”。
这样“回(huai)”、“衰(shuai)”和“来(lai)”就完备押韵了。

贺知章的《还乡偶书》中“回”读作“huai”,在中国古诗里面并不是个例,古诗里面很多“回”字应发“huai”音。

回字发“huai”音,如“徘徊”的“徊”字发音便是“huai”,明显“徊”是形声字,以“回”为声,以是,“回”字,古汉语中肯定有“huai”的发音。
实在现在豫东的开封、长垣一带的屯子“回”字仍有读huai的。

回字在古诗中应该读什么发音

唐宋期间的古诗中,“回”字该当读huai的有很多,如下面这几首:

1.《还乡偶书》-唐.贺知章

幼年离家老大回(huai),乡音无改鬓毛衰(shuai)。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lai)。

2.《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kai),碧水东流至此回(huai)。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lai)。

3.《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ai),渚清沙白鸟飞回(huai)。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lai)。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tai)。

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羽觞。
(这里疑为bai)

4.《凉州词二首》-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东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次(huai)。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lai)。

5.《浣溪沙》-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景象旧亭台(tai)。

夕阳西下几时回(huai)。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lai),

小园喷鼻香径独徘徊(huai)。

当然,古诗中不是所有的“回”字都读“huai”。

如唐代王翰的《凉州词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bei),欲饮琵琶立时催(cui)。

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hui)?

这里“回”读作“hui”更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