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岁将暮,时既昏。
寒风积,愁云繁。
梁王不悦,游于兔园。
乃置旨酒,命宾友。
召邹生,延枚叟。
相如末至,居客之右。
俄而微霰零,密雪下。
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
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
曰:臣闻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域。
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
《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
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沴于阴德。
雪之时义远矣哉!
请言其始。

谢惠连雪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若乃玄律穷,严气升。
焦溪涸,汤谷凝。
火井灭,温泉冰。
沸潭无涌,炎风不兴。
北户墐扉,裸壤垂缯。
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
连氛累霭,揜日韬霞。
霰淅沥而先集,雪纷糅而遂多。

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
蔼蔼浮浮,瀌瀌弈弈。
联翩飞洒,徘徊委积。
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
初便娟于墀庑,末萦盈于帷席。
既因方而为圭,亦遇圆而成璧。
眄隰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
于是台如重璧,逵似连璐。
庭列瑶阶,林挺琼树,皓鹤夺鲜,白鹇失落素,纨袖惭冶,玉颜掩姱。

若乃积素未亏,白日朝鲜,烂兮若烛龙,衔耀照昆山。
尔其流滴垂冰,缘溜承隅,粲兮若冯夷,剖蚌列明珠。
至夫缤纷繁骛之貌,皓皔曒洁之仪。
回散萦积之势,飞聚凝曜之奇,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

若乃申娱玩之无已,夜宁静而多怀。
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晖。
酌湘吴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
对庭鹍之双舞,瞻云雁之孤飞。
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
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

邹阳闻之,懑然心折。
有怀妍唱,敬接末曲。
于是乃作而赋积雪之歌,歌曰:

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褥。

燎熏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

又续写而为白雪之歌,歌曰:

曲既扬兮酒既陈,朱颜酡兮思自亲。

愿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绅。

怨年纪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

歌卒。
王乃寻绎吟玩,抚览扼腕。
顾谓枚叔,起而为乱,乱曰:

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
未若兹雪,因时兴灭。
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不固其节。
节岂我名,洁岂我贞。
凭云升降,从风飘零。
值物赋象,任地班形。
素因遇立,污随染成。
纵心皓然,何虑何营?

【注释】

【1】 金气:秋气。
诗:《诗经》中“邶风”、“鄘风”、“卫风”实是卫国一国之风。
《北风》:指《诗·邶风·北风》一首,首句云:“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周雅:指《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
因《诗经》均为周诗,故称。
《南山》:指《诗·小雅·信南山》,中有“上天同云,雨雪雰雰”之句。

【7】 玄冰:厚冰。
陈济生《怀友》:“题诗旧馆玄冰日,把盏空庭朔雪初。
”北海:指今贝加尔湖。
顾炎武《千官》:“千官白服皆臣子,孰似苏生北海边。
”惊沙:指狂风吹动的沙砾。
李华《吊古沙场文》:“利镞穿骨,惊沙入面。
”瀚漠:谓北方广大的沙漠。

【8】 曲江:水名。
即曲江池。
高适《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南山郁初霁,曲江湛不流。
”隋堤:隋炀帝时沿通济渠、邗沟河岸修建的御道,道旁植杨柳,后人谓之隋堤。
苏轼《江城子》:“隋堤三月水溶溶。

【9】 虫虺:犹虫蛇。
贾岛《重酬姚少府》:“如今何时节,虫虺亦已蛰。
”闭蛰:谓藏伏冬眠。
《东周列国志》:“隆冬闭蛰,毒蛇不出。
”严霜:凛冽的霜。
浓霜。
《楚辞·九辩》:“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10】 朔风:北风,寒风。
曹植《朔方》:“仰彼朔风,用怀魏都。
”凛冽:谓极为寒冷。
李白《大猎赋》:“若乃隆冬惨切,寒气凛冽。
”元冬:即玄冬。
冬天。
周密《齐东野语·曝日》:“凛冽倦元冬,负暄嗜飞阁。
”惨节:谓寒冬时令。
高启《苦寒书江上主人壁间》:“惨节欲尽郊原空,北风五日吹沙蓬。

【11】 伯昌:即周文王。
姓姬,名昌。
纣王时为西方诸侯之长,号西伯,故称。
《楚辞·天问》:“伯昌号衰,秉鞭作牧。
”王逸注:“伯昌,谓文王也。
”发咏:吟咏。
这里指《诗·小雅·采薇》。
《诗·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句。
《诗》毛序:“《采薇》,遣戍役也。
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难。
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
故歌《采薇》以遣之。
”郑笺:“西伯以殷王之命,命其属为将,率将戍役,御西戎及北狄之乱,歌《采薇》以遣之。
”姬满:即周穆王。
姬姓,名满。
申歌:反复歌咏。
这里指《黄竹》。
《穆天子传》:“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
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
”首句为“我徂黄竹”,因以名篇。

【12】 同云:下雪前的同色阴云。
周邦彦《女冠子·雪景》:“同云密布。
”蔽天:遮蔽天空。
赵执信《纪蝗》:“夏至之嫡日中,飞蝗蔽天来向东。
”严飙:寒风。
虞世南《奉和幸江都应诏》:“严飙肃林薄。
”卷地:谓贴着地面迅猛向前推进。
多指风。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3】 六幕:指天地四方。
王琪《秋日白鹭亭向夕风晦有作》:“是时天宇旷,六幕无纤霭。
”溟濛:阴暗,模糊不清。
沈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下睇亦溟濛。
”日驭:太阳。
韦庄《立春》:“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潜匿:隐蔽。
傅玄《喜霁赋》:“悦氛电之潜匿兮,乐天鉴之孔明。

【14】 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萧统《铜博山喷鼻香炉赋》:“於时青女司寒。
”烟霰:蒙蒙的雪珠。
何景明《对雪》:“独坐开堂烟霰生。

【15】 淅沥:象声词。
形容雪、霰、雨、落叶等声音。
谢惠连《雪赋》:“霰淅沥而先集。
”纷糅:浩瀚而凌乱貌。
《楚辞·九辩》:“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落时而无当。

【16】 麻姑:神话中仙女名。
能掷米成珠,为各类变革之术。
事见晋葛洪《神仙传》。
李白《短歌行》:“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粱米:指精米。
《新唐书·许钦明传》:“我乏食,有美酱乎?有粱米乎?”琼妃:仙女。
蒋捷《燕归梁·风莲》:“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璇花:如玉的白花。
徐彦伯《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应制》:“琼树留宸瞩,璇花入睿词。

【17】 青冥:指上苍。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倒插青冥。
”玉龙:传说中的神龙。
喻雪。
张元《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18】 仗剑:持剑。
张元《雪》:“五丁仗剑决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
”顷刻:少焉,极短的韶光。
长空:指天空。
天空辽阔无垠,故称。
辛弃疾《太常引》:“长空万里。

【19】 蔼蔼:盛多貌。
陆机《艳歌行》:“蔼蔼风云会,佳人一何繁。
”瀌瀌:雨雪盛貌。
《诗·小雅·角弓》:“雨雪瀌瀌。
”绥绥:繁盛貌。
沨沨:飘浮貌。

【20】 银沙:比喻白雪。
郑燮《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银沙万里无来迹,犬吠一声村落闲。
”浮浮:雨雪盛貌。
《诗·小雅·角弓》:“雨雪浮浮。
”幽院:宁静的庭院。
李煜《病中书事》:“门扃幽院只来禽。
”玉屑:比喻雪花。
《群音类选·升仙记·复度文公》:“玉屑银沙乱洒空。
”纷纭:繁多貌。
陶潜《劝农》:“纷纭士女,趋时竞逐。
”雕甍:雕镂文采的屋脊。
虞世南《怨歌行》:“紫殿秋风冷,雕甍白日沉。

【21】 翩跹:洒脱飞舞貌。
杜甫《西阁曝日》:“翩跹山巅鹤。
”轩庑:高堂下的回廊。
萦盈:回旋轻捷貌。
张乔《杨花落》:“此时可怜杨柳花,萦盈艳曳满人家。
”帘栊:窗帘和窗牖。
江淹《杂体诗》:“秋月映帘栊,悬光入丹墀。

【22】 琼蕊:白色的花。
喻雪。
周巽《水驿梅》:“官亭芳树倚寒江,琼蕊疏疏映琐窗。
”散漫:弥漫四散貌。
庭除:庭阶。
刘兼《对镜》:“月移花影过庭除。
”瑞叶:比喻雪花。
范成大《雪后雨作》:“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
”交错:错杂。

【23】 俄顷:少焉,一下子。
郭璞《江赋》:“千里俄顷。
”琼树:仙树。
形容白雪覆盖的树。
李商隐《对雪》:“已随江令夸琼树。
”倏忽:顷刻。
玉除:玉阶。
用玉石砌成的台阶。
曹植《赠丁仪》:“凝霜依玉除。

【24】 银装:指白色的衣装。
蜡象:白色的象。
比喻覆雪的山峦。

【25】 瑶林:披雪的林木。
杨万里《雪晴》:“银色三千界,瑶林一万重。
”攒萃:聚拢。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拍浮之所攒萃,翔骤之所往还。
”白云乡:犹仙乡。
陈师道《再和寇十一》:“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青崖:青山。
袁宏道《夜卧青玉峡看月》:“几时买断青崖腹。
”森耸:高耸。
《水浒传》:“楼台森耸。
”白玉嶂:谓白色的如樊篱的山峰。

【26】 华岳:指西岳西岳。
郭璞《山海经图赞·西岳》:“华岳灵峻,削成四方。
”昆丘:即昆仑山。
何景明《登楼凤县作》:“如闻乘八骏,早晚向昆丘。
”重峦:连绵的山峦。
庾信《和从驾登云居寺塔》:“重峦千仞塔。
”复岭:重叠的山岭。
胡曾《咏史诗·番禺》:“重冈复岭势崔巍,一卒当关万卒回。

【27】 六出:花分瓣叫出,雪花六角,因以为雪的别名。
徐陵《咏雪》:“三农喜盈尺,六出舞崇花。
”掩灭:遮没。
杨慎《升庵诗话》:“谓近日诗胜国初,吾不信也。
而且相互标榜,不惭大言,造作名字,掩灭前辈,是可以世道慨,岂独文艺之末乎?”碧玲珑:指苍翠的山峰。
一旦:一白天。
《史记·晋世家》:“一旦杀三卿,寡人不忍益也。

【28】 碎花:谓雪花。
灞桥:桥名。
在长安东,跨灞水作桥。
桥边广植杨柳。
柳绒:柳絮的别名。
《广群芳谱·木谱十一·柳三》:“柳,春初生,花中结细子,如粟米大,细扁而黑,上带白絮如绒,名柳絮,别号柳绒。

【29】 终南山:山名。
秦岭主峰之一。
在陕西西安市南。
一称南山,即狭义的秦岭。
琼瑶:喻雪。
辛弃疾《满江红·和廓之雪》:“对琼瑶满地,与君寒暄。
”庾岭:山名。
即大庾岭。
为五岭之一。
在江西大庾县南。
岭上多植梅树,故别号梅岭。
郑谷《咸通十四年府试木向荣》:“庾岭梅花觉,隋堤柳暗惊。
”放:发出,开出。
梅兄:梅花的雅称。
杨万里《烛下和雪折梅》:“梅兄冲雪来相见,雪片满须仍满面。

【30】 九陌:长安城中的九条大道。
《三辅黄图·长安八街九陌》:“《三辅往事》云:‘长安城中八街,九陌。
’”腾驾:使车马奔驰。
《楚辞·九歌·湘夫人》:“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银粟:比喻雪花。
杨万里《雪冻未终结策郡圃》:“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
”玉京:旧谓天帝所居之处。
白居易《梦仙》:“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京。

【31】 雪宫:战国时齐国的离宫名。
故址在今山东淄博东北。
《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见孟子於雪宫。
”东齐:指齐国。
因地处周之东,故称。
焦赣《易林·离之乾》:“载受东齐。
”雪山:指天山。
因终年积雪,故称雪山。
西域:汉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

【32】 长河:指黄河。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旷野:空阔的原野。
王昌龄《长歌行》:“旷野饶悲风。
”亭皋:水边的平地。
张说《奉和春日出苑应制》:“雨洗亭皋千亩绿,风吹梅李一园喷鼻香。
”平湖:谓平旷的湖面。

【33】 皓白:纯白,洁白貌。
《汉书·张良传》:“男子皓白,衣冠甚伟。
”举目:抬眼望。
杜甫《十仲春一日》:“新亭举目风景切。
”迷离:模糊不明,难以分辨。
张先《山亭宴》:“碧波落日寒烟聚,望遥山迷离红树。

【34】 危栏:高栏。
李商隐《北楼》:“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遥临:谓远道来临。
王勃《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姑射:神话中的山名。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王周《大石岭驿梅花》:“仙中姑射接瑶姬,成阵暗香拥路岐。
”尘柯:谓尘世的树木。
元洲:传说中的瑶池。
“十洲三岛”之一。
《云笈七签》:“元洲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万里,上有五芝、玄涧,上多仙家。

【35】 霏微:迷蒙貌。
韩愈《喜雪献裴尚书》:“浩荡乾坤合,霏微物象移。
”便娟:回旋飞舞貌。

【36】 玉絮:比喻雪花。
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开门枝鸟散,玉絮堕纷纭。
”冷竹:竹子。
竹丛使人有清凉之感,故称。
苏轼《送淡公》:“常於冷竹坐,相语道意冲。
”瑶枝:玉枝,传说中仙树的树枝。
皮日休《奉和鲁望秋赋有期次韵》:“太微宫里环冈树,无限瑶枝待尔攀。

【37】 腾光:闪射出光彩。
曹植《元会诗》:“清酤盈爵,中坐腾光。
”绮窗:雕刻或绘饰得很精美的窗户。
左思《蜀都赋》:“开高轩以临山,列绮窗而瞰江。
”扬辉:发出光辉。
曹植《七启》:“符采照烂,流景扬辉。
”天倪:犹天边。
岑参《宿铁关西馆》:“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38】 萧萧:象声词。
吴献台《冬景》:“长湖浩浩寒无潮,夜风吹雪声萧萧。
”簌簌:象声词。
《老残游记》:“那窗纸微觉飒飒价动,屋尘簌簌价落。
”密密:迷茫貌。
李贺《公无出门》:“天迷迷,地密密。
”霏霏:雨雪盛貌。
《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9】 兔园:园囿名。
也称梁园。
在今河南商丘东。
汉梁孝王刘武所筑。
为游赏与延宾之所。
谢惠连《雪赋》:“梁王不悦,游於兔园。
”谢惠连《雪赋》,假托西汉梁孝王与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人,于兔园赏雪,面对雪景,各逞才思,吟咏构想,刻画雪景。
阶墀:台阶。
郦道元《水经注·瓠子河》:“石壁阶墀仍旧。
”玉霙:雪花。
苏轼《夜雪独宿柏仙庵》:“晚雨纤纤变玉霙,小庵高卧有余清。
”相如:司马相如。
枚生:枚乘。
妍思:美好的才思。

【40】 缅想:遥想。
毛熙震《何满子》:“缅想旧欢多少事,转添春思难平。
”剡溪:水名。
许时泉《午日吟》:“我是个子猷乘兴到剡溪。
”访戴人:指王子猷。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邈思:远思。
衡门:横木为门。
指简陋的房屋。
《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映书子:指晋代孙康。
《晋书·孙康传》:“孙康少清介,交游不杂,家贫无油,尝映雪读书,后官至御史大夫。

【41】 更深:夜深。
杜甫《火》:“流汗卧江亭,更深气如缕。
”叠雪:指重叠的雪花。
修筠:修竹,长竹。
甘复《晓出西园由谷中归》:“流水漂余花,修筠度啼鸟。

【42】 野径:村落野小路。
方岳《梦寻梅》:“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盈尺:谓雪满一尺。
谢惠连《雪赋》:“盈尺则呈瑞于丰年。
”兆:预兆,预示。

【43】 九秋:指秋日。
谢灵运《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萧索。
”千江:谓浩瀚河流。

【44】 花光:花的色彩。
苏轼《灵上访道人不遇》:“花光红满栏,草色绿无岸。
”可爱:令人喜好。
刘基《浣溪沙·秋思》:“枫叶有霜才可爱,菊花无酒不须开。
”雪色:犹雪景。
徐陵《春情》:“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

【释文】

若乃玄律穷,严气升。
焦溪涸,汤谷凝。
火井灭,温泉冰。
沸潭无涌,炎风不兴。
北户墐扉,裸壤垂缯。
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
连氛累霭,揜日韬霞。
霰淅沥而先集,雪纷糅而遂多。
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
蔼蔼浮浮,瀌瀌弈弈。
联翩飞洒,徘徊委积。
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
董其昌书

【译文】

市价年末,天色已晚,寒风堆积,愁云密布。
梁王心中不乐,到兔园嬉戏。
于是摆上了酒席,约请宾朋好友,请来邹阳,召来枚乘;司马相如末了到来,坐在来宾的首位。

不久小雪粒飘落而下,继而大雪满天飞扬,梁王唱起《卫风·邶风》,又吟诵《小雅·信南山》,并把竹简送给相如,说:“抒发您精密的文思,利用您华美的词华,描摹面前的景致,为寡人作一篇赋。

相如于是离席而起,向前鞠躬施礼,说:“听说雪宫建筑在东方,雪山峙立在西域。
周文王曾吟咏‘今我来思’,周穆王也反复唱《黄竹》之歌,《曹风》曾以麻衣比雪色,楚辞也有《幽兰》《白雪》之曲。
雪厚盈尺是丰年征兆,雪深一丈则成磨难,由此来看,下雪的韶光和意义可谓深远啊。
请许可我从头讲:如果四季将尽,寒气上升,焦溪干涸,汤谷凝固,火井熄灭,温泉结冰,沸潭不再翻涌,热风也不吹送。
家家堵塞住北面的门窗,裸体国的人也穿上了衣服,于是河海笼罩起乌云,大漠扬起了飞沙;连延的云气,重重的雾霭,遮蔽了太阳和霞光;先是小雪淅淅沥沥的飘洒,继而大雪纷纭扬扬,漫天飞舞。
雪花的形状,散乱交错,纷纭氲氲,散散落落,扬扬洒洒,翩翩飞舞于天空,回旋堆积于地面。
开始时沿着屋脊而覆盖了楼宇,到末了透过门帘而进入室内;起初轻盈回旋于台阶下,后来飘舞萦绕于帷席旁。
既可以随方物成为玉圭,又能够随圆物成为玉璧。
眺望原野,如万顷缟素铺展;仰望山岭,则千岩银装素裹。
这时,楼台就像重叠的玉璧,大路犹如连缀的美玉;庭院陈设着玉阶,林中特立着玉树。
白鹤被夺去了光彩,鹇鸟也失落去了鲜艳;纨袖佳人自惭形秽,玉颜美女掩面失落色。
至于积雪尚未亏损,在朝阳的照耀下,鲜艳如烛龙衔着烛火照耀昆仑;待到雪融结成冰柱,沿着房檐屋角悬挂,残酷似河伯剖开河蚌排列珍珠。
至于那缤纷繁复的气候,通亮皎洁的仪态,回旋堆积的气势,飞舞闪耀的奇不雅观,真是变革无穷,实在难已尽述。
如果反复抚玩,意味无穷。
夜深宁静,使人感慨,风吹楹柱,呼啸作响,月透纱窗,内外通明。
斟出湘吴美酒,披上狐貂皮衣,看庭中鹍鸟双双起舞,望云中大雁孤独飞行。
踏着厚厚的积雪,怜惜飘零的落叶。
思想千里外的心腹,愿望与其携手而归。

邹阳听后,(对自己构思的赋)感到惭愧,佩服(相如的赋),驱遣心中艳丽的词华,恭敬续接相如的赋。
于是他站起来,吟作积雪之歌,歌词是:“携手佳人啊进入重帷,拥抱锦被啊安坐芳褥。
烧上熏炉啊点燃明烛,斟满桂酒啊奏起清曲。
”又续写白雪之歌,歌词是:“乐曲已奏啊美酒已陈,脸儿发红啊希望相亲。
放下帷帐啊靠近衾枕,解下环佩啊脱衣就寝。
怨恨年纪啊飞快流逝,感伤此后啊相会无因。
谁曾见到阶上的白雪,阳春三月啊还能长存?”歌罢,梁王吟咏玩味,以手握腕,转头看枚乘。
枚乘会意,继作尾声。
尾声说:“白羽虽白却很轻,白玉虽白空守贞;都不如这白雪,随时生灭。
玉轮照映,不能粉饰它的皎洁;太阳照耀,也不恪守它的气节。
气节并非它的隽誉,纯洁也不是它的刚毅,随云升降,从风飘零。
遇物体成形状,随阵势而变形。
洁白是因遇物干净,污浊也是外物污染。
只要心胸虚静,有什么忧虑?有什么经营?”

【赏析】

《雪赋》以历史人物问答铺陈描写构造全篇。
赋首先阐述了冬日里的一个薄暮(岁将暮,时既昏)”,当时的景象不大好,寒风凛冽,阴云四起,大雪纷飞(寒风积,愁云繁)。
“梁王不悦”,可以理解为心情不大好,于是率宾朋游于兔园,命人摆上美酒(乃置旨酒,旨酒即美酒)。
邹阳、枚乘、司马相如先后到临。
邹阳是西汉期间的文学家,山东淄博人,著有《上吴王书》等文作;枚乘也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江苏淮阴人,代表作《七发》:司马相如大家都很熟习,便是跟卓文君私奔那哥们,著名辞赋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非常主要的地位。
相如来得可能稍晚一些(相如末至),居客之右,古代座次以右为尊, 右面可是上座,这解释司马相如在梁王心目中是很有地位的。
面对漫天算夜雪,梁王首先吟咏了《诗经》中有关雪的诗句,根据赋中写到的《北风》于卫诗和《南山》于周雅,梁王吟的该当是“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ang)”、“上天同云,雨雪雰雰”这两句。
吟毕,授简于司马相如。
“简”是战国至魏晋期间写书的竹片。
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意思是说你要以神奇的思想,妍丽的文辞,惟妙惟肖恰到好处的描摹雪景。

相如于是避席而起,古代人都是席地而坐,离开座位称避席,逡(qun)巡而揖(形容恭顺的样子),以示尊敬。
写雪之前,先引出《孟子》、《汉书》、《诗经》、《穆天子传》等涉及记雪的文籍,用来强调雪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臣闻雪宫(战国时齐国的行宫)建于东国,雪山(指天山)峙于西域(战国时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统称),歧昌发(指周文王)咏于《来思》(指《诗.小雅.采薇》),姬满(指周穆王)申歌(吟咏)于《黄竹》(诗篇名);《曹风》(诗经.曹风)以麻衣(古代白色的衣服)比色,楚谣(指楚地歌谣)以《幽兰》(乐曲名)俪曲(名字叫做白雪的曲子);这句说周文王咏的《采薇》诗,也咏了雪;周穆王游黄台在北风雨雪中吟诗三篇:《曹风》诗中以雪的洁形容衣服:楚地的歌谣并奏《幽兰》和《白雪》。
白盈尺(大雪)则呈瑞于丰年,袤丈(指雪深至丈)则表沴于阴德(预兆瘟疫),雪的合时之义又何止这些。
这一段隐喻着很深的寓意,绝不是作者闲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传达作者朴素的自然意识以及“天人合一”自然不雅观念。

接着司马相如用富丽的辞藻从宏不雅观、微不雅观、声色、动静等多角度、多方位铺叙描摹,极尽雪之形态时,“请言其始。
若乃玄律穷,严气升,焦溪涸,汤谷凝,火井灭,温泉冰,沸潭无涌,炎风不兴。
北户墐扉,裸壤垂缯”。
这段话讲的便是个“寒” 字。
玄律指冬季,严气指寒气,冬季寒气上升,溪河冻得不流淌了,温泉结冰了,寒冷的景象使人们紧闭门窗,初上厚衣服御寒。
“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连氛累霭,掩日韬霞”。
可谓疑云密布,满天无色,飞沙走石,掩日避光,这一段突出一个“暗”字。
“霰淅沥而先集,雪纷糅而遂多”,这两句写的是下雪时的情景,先是细霰落地发出淅沥之声,然后雪花纷杂而落。
接着写雪落下来的形状,“散漫交错,氛氲萧索;蔼蔼浮浮,瀌瀌奕奕”。
然后写雪落下后的形状:“联翩飞洒,徘徊委积。
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庑,末萦盈于帷席。
既因方而为圭,亦遇圆而成璧。
”。
说雪随着方形的物体而成方形,随着圆形的东西则变成圆形。
“眄隰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
于是台如重璧,逵似连璐;庭列瑶阶,林挺琼树”.你看雪落到原野上就像白色的丝织品,落到山峰上山峰就变成雪山,落到楼台亭榭上楼台就成为玉璧,落在庭院的台阶上,台阶变成玉阶,落到树上,树就成了琼树。
赏读此句,呈现在你面前的便是一个俏丽的冰雪天下。
“皓鹤夺鲜,白鹇失落素;纨袖惭冶,玉颜掩嫮。
若乃积素未亏。
” 这几句是说白鹤、白鹇(xiao)、美女的洁白,面对雪都自惭不如,失落去其俏丽。
“白日朝鲜,烂兮若烛龙衔耀照昆山;尔其流滴垂冰,缘霤承隅,灿兮若冯夷剖蚌列明珠。
至夫缤纷繁骛之貌,皓旰(代han)皦絜之仪,回散萦积之势,飞聚凝曜之奇,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
”白天在阳光映射下雪的洁白、俏丽、残酷、变革无穷的各类景象,感叹其不能备述。
接下来写夜晚,“若乃申娱玩之无已,夜宁静而多怀.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辉。
”你看,在幽深肃穆的夜晚,风奏乐着积聚冰凌的房柱发出响声,月光映照着凝集着雪花的窗帘,多么妖冶多姿呀!
相如赋雪写出雪的天地大美,把写景、抒怀、说理融为一体。
从冬日的寒冷、雪的天生、落雪的飘洒、写到雪后的银白天下;从白日映雪写到月夜赏雪,从动态写到静态,从天上写到地面,从近处写到远处,从帏席走廊窗帘写到房屋瓦脊梁柱,从阶梯道路写到庭院树木,从平原万倾如缟写到万岭千峰素白,从白日的光辉残酷写到月夜的宁静肃穆,穷尽了雪的姿态、轻盈、变革,描摹了雪的洒脱、洁白、残酷、妍丽,谢惠连这位辞赋才俊把一幅色彩妖冶的白雪图呈献给了我们。

相如吟罢,邹相登场。
邹阳闻相如赋,“懑然心折”, 懑然惭愧的样子;“有怀妍唱”指邹阳有感司马相如妍美的咏雪辞,遂作“积雪之歌”。
歌曰:“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缛;燎熏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
”此歌之中的佳人,重幄、绮衾、明烛,皆为阅目之色,给人带来视觉的美感,而芳缛、燎熏,又给人的嗅觉带来带来享受,又续而为白雪之歌,歌曰:“曲既扬兮酒既陈,朱颜酡兮思自亲,愿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绅。
怨年纪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此歌在曲尽,酒陈、朱颜、昵枕、解佩、褫绅之间,情调忽变,初者“思自亲”,继而“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感情之以是转变如此之快,不是没有起因的,其起因就在于“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人生涯着,良辰难遇,美景难求,但统统都是浮云遮眼,稍纵即逝,就像台阶上的白雪,岂能鲜耀于阳春?比拟之下,司马相如的白雪,旷达明朗,充满勃勃活气;而邹阳之雪,风华绝代,却生命短匆匆。
这种来自生命本体的感伤,给雪蒙上了悲情的面纱.

《雪赋》以“王乃寻绎吟玩,抚览扼腕,顾谓枚叔,起而为乱”对全赋进行了总理。
乱是辞赋的结尾,是对全赋的总结。
乱曰:“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未若兹雪,因时兴灭。
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曜不固其节。
节岂我名,节岂我贞,凭云升降,从风飘零。
值物赋象,任地班形。
素因遇立,污随染成,纵心皓然,何虑何营。
”结尾由雪之节操而触发了对雪的性子风致的议论,环绕雪的“节”“洁”“贞”展开议论,说雪之“节”随意马虎失落,雪之“洁”随意马虎污,雪的贞洁就像它的颜色一样,最不敷恃,对贞洁名誉进行了否定,“节岂我名”“ 节岂我贞” “纵心皓然,何虑何营”, 从而开释了纵心物外的人生哲学,这也是南朝文人的一种情怀,一种心灵解脱吧!

《雪赋》对物色的描写细致逼真,如赞许得神传,形神兼备。
措辞精工、遒劲、极极富传染力,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句势是非穿插,错落有致增强了节奏感和韵律美,彰显了极高的美学代价。

东汉往后,大赋开始衰微,抒怀咏物的小赋逐渐兴起。
这篇赋沿用了汉赋中假设主客的形式,从酝酿降雪写到雪霁天晴,展现了素净而奇丽的画面。
铺陈方法,却能比喻陪衬,逼真生动,故有“脱尽古人浓重之气”。
但是,该赋的思想艺术也有较大的毛病,其要有二:一是赋中阐明“雪”义,阐发玄理,多敷衍凑泊笔墨;二是赋末议论,在表达作者“因时兴灭”“纵心皓然”人生哲学时,同样流露出当时士大夫随境逐时,甚而与世浮沉的处世思想。

欢迎关注@泽光书院,让思想充足生活。
感激您的阅读!
衷心感谢来自网络的被采信息源!
我们看重于分享,如有侵权必删。